战ldquo疫rdquo故事汇

贵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205/4769910.html

医药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战疫故事汇”

——“绽放战疫青春”

为纪念建党99周年,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志愿精神,加强党组织建设。年7月4日,医药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以“绽放战疫青春”为主题的战疫故事分享活动。此次活动以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党支部成员积极发表感想,分享了身边的战疫故事,也就冲锋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的抗疫英雄们的故事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疫情发生以来,我支部的成员都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疫工作,支部正式党员付子桃、艾旭泽以及入党申请人刘雨葳均在所在社区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支部正式党员周宇的姐姐周杰,奋战在支援最前线,她参加了国家中医医疗队,医院;其他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加抗疫。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令人动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成为了疫情防控路上的「逆行者」——快递员、外卖骑手、公交司机、保洁员……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得以正常运转。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最无悔的信念,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事迹......

甘泉胜——医院“工地青年”的战“疫”故事

“医院,就能早一分钟挽救生命。”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90后”项目工程师甘泉胜瞒着父母,坐上满载施工材料的金杯车,从北京到武汉,驱车14个小时奔赴医院建设工地。这位参加过70周年国庆阅兵预备役方队的退伍军人,顾不得片刻休息,便承担起施工物资保障的重任。上百家施工单位、上万名工人同时施工,物资保障的难度强度难以想象。甘泉胜每天都是在工地上“跑”,一天3万步,20多公里,脚上磨起好几个水泡。“我们要跟死神抢时间!”“工地就是我的战场!”他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彻夜奋战,吃饭匆匆扒几口,困了就地裹紧大衣眯一会儿。连续10个昼夜,他用拼搏奉献诠释了青年建设者的担当。2月13日,甘泉胜在火线光荣入党。

火线淬初心,战疫显忠诚。火线淬炼的新党员,在抗疫中展现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英雄品质,让我们相信先进性的底色。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也应该时刻注意规范言行,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给身边人树立起精神标杆,传递正能量,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陈蕾——疫情阻击战中的科技先锋

更高效、更快速的筛查方式是抑制疫情的关键所在。疫情期间,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陈蕾迅速行动起来,运用自己在病毒核酸检测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组成研发攻关小组,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2月16日,在山东省科技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陈蕾团队仅用12天,就研发出新型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

这款试剂盒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整个检测过程20分钟结束,通常5-15分钟可判断检测结果,而最低检出浓度可达到10拷贝每微升。“如果是操作熟练的工作人员,最快可能5分钟就能完成检测。”拿到核酸样本之后,新的试剂盒只需要“一次开盖一步操作”就能得出结果,还能将新冠病毒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区分开,避免了假阳性检测结果。

此外,陈蕾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结合本身专业特长,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冠状病毒研究及疫情发展的最新资料,形成专题报告,解读疫情防控措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既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又避免出现恐慌情绪,用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

同样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也要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做好科研中的一点一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医护人员、卡车司机

在这场战役里,医护人员是最勇敢的逆行者。他们从各个地方集结起来奔赴疫情一线。一个个坚毅的背影,活跃在抗疫一线,用生命构筑“护城河”,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安全。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病房,全力救治受感染的病患,他们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他们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

徐工漢風卡友“三哥”,17年驾龄,多万公里行车经验,过年他瞒着爸妈满载物资连夜驰援武汉!17小时公里全速奔赴火神山。他,是中国“极限运营第一人”!

白衣战士刘智明:“我是院长,我丢不下!”

2月18日10时54分,51岁的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这是武汉抗疫以来,第一位因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在职院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刘智明医生的去世是巨大的损失,他在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挽救了无数生命。是的,那些他救过的人,一个个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再医院大门。而他自己,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只要一进入工作,他就到了忘我状态。他只是一个医生,医院病人鞠躬尽瘁,甚至忽略了全部。他只是一个父亲,但是经常不能陪伴孩子。他只是一个公民,但是为我们全体百姓守在抗疫一线。他经常会说,在工作中,他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孔令龙

作为心理专业的在读学生,孔令龙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在本校6名心理学博士的指导下,与23位志愿者编撰了《防疫心理指导手册》在网络平台传播,希望能帮到没能走访到的人。

孔令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早在2月3日,他便加入“河南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团”,并被选为副总指挥。来自武汉大学等全国12省76所高校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陆续加入其中。截至目前,志愿团队累计接待近人次。

有许多一线医护人员向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发来感谢信:“我们夫妻俩在一线抗战40天,孩子作息都是乱的,我们也没时间管理,我们很担心他的学习问题,真的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我才放心将孩子留在家中。”

朱峥嵘

应对“气焰嚣张”的新冠肺部感染病疫情,他不顾患有大动脉炎的风险,静静地把住院治疗通知单藏了起來,决然决医院手术治疗的时间,医院病房组全体人员医护人员投入到抗疫作战工作上,积极担负最风险的发热门诊轮流换班每日任务,连续工作22天,错过最好医治时间,因大动脉炎恶变造成满身多内脏器官作用衰退,于年2月22号夜间经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7岁。

他是“白求恩式”医生,传承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磁场。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不顾个人安危除认真履行病房组长职责外,还勇挑最危险的发热门诊重担,坚持战斗到病情恶化无法支撑,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

李兰娟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守护了多少人的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抗疫精神”是革命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的合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谱系之中,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建设年代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等,都是其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含义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年伊始的这场战“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的一场人民战争,各级党员干部作为战“疫”的实施者与领头人,再次彰显出众志成城、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抗疫斗争精神,再次展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兼顾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力争在实践中积极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品格,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也是“抗疫精神”的最好诠释。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做着不平凡的事,为社会的稳定和居民的安全奉献着一份无私的爱心。这群抗疫英雄们是这次战场上勇敢战斗的“逆行者”,是众志成城的最佳诠释。

图文来源:医药学院

编辑:马源

审核:邢烨张琪董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beie.com/jbzl/5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