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颐家
七月末的上海,阳光热烈,天空明朗。四位年逾八十的老友,开启了一趟温馨的“回家”之旅。
“他们是
谁
”数天前,颐家创始人王振涛先生收到了一封老友的来信,以及一副饱含情谊的“施惠及人”书法。它们的作者就是本次活动的“主角”之一——杨伯伯。
“杨伯伯年手书《盛德大业》赠予颐家
时隔五年,八十七岁高龄的杨伯伯手书《施惠及人》赠予颐家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颐家工作人员探望已经搬迁的杨伯伯
回顾阅读:《施惠及人——第一代颐家人来信寄真情》
在颐家所服务的数千名长者中,杨伯伯称呼自己和朋友们为“第一代颐家人”,6年前,颐家创始于长宁区并着手运营第一家日间照料中心,杨伯伯、蒋伯伯、曹阿姨、冯阿姨是最早入托接受8小时日间照护服务的老人,数年时间过去了,他们中有的已经搬离原住处,但仍然选择颐家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有的选择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时光流逝,即时常有电话联系,这几位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友,有些也已经许久未见了。今天,在颐家的特别组织下,杨伯伯相邀4位老朋友,一起“回家”看看。
“常回家
看看
”六年时光长·情谊留心中
上午10:00,杨伯伯、蒋伯伯、曹阿姨、冯阿姨一行4人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颐家运营的位于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申宁苑,颐家(上海)老年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振涛亲自接待了四位“颐家人”,并陪同参观了颐家年崭新运营的长宁区枢纽型、一站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江苏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申宁苑,曾经照护过4位长者的社区养老顾问也来到了现场。老朋友之间的相见,充满了感动与怀念。
交谈叙旧中,杨伯伯十分感慨,他深知,在从事为老服务的多年历程中,颐家曾经受过许多考验,对此他盛赞颐家的坚持与坚守:为老服务是“施惠于人”,颐家人为老人、爱老人,有责任心。
“这样的活动,比让我们出国旅行还开心”
许久未见的老友们相互问候
历经岁月的洗礼,长者之间的重逢之情显得更加厚重,令人动容。
四人中年纪最长的杨伯伯被亲切地唤做“杨哥”,往事历历在目,在颐家工作多年的社区养老顾问胡老师回忆道:当时在利西路上的日间照料中心,杨伯伯和朋友们早上来,傍晚回去,白天在设施里做做活动,生活得很开心。
受邀而来的曹阿姨更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年级大了,也出不了远门,你们组织这样的活动真好,比让我们出国旅行还开心。
“这里太好了,我真想现在就住进来”
六年时间过去,颐家的为老服务事业版图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变化。从最初的8小时日间照护,到24小时的长者照护,再到“长护险”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以及一站式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运营。颐家的设施站点已经覆盖了上海中心城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在广州也已有8家护理站启动运营。
在设施长的带领下,长者们缓步参观了综合体的各个区域,并体验了处处是适老化细节的设施设备。
适老化餐桌
小小的桌子也藏着适老化的巧思,坐在桌边的长者可抓扶着嵌入在桌中的孔洞,借力站立起来,我们称之为“助力孔”。
康复器械
适老化康复器械,长者使用起来一点也不累。
助浴室
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长者都能享受舒适、便利的洗浴、洗衣服务。在综合体,这样的服务是面向社区开放的,有需求的长者都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使用。
VR智能设备
体验VR设备中的小游戏,从完成时间需要40秒到只需10秒,蒋伯伯的成绩越来越好。
电子海豹
模拟宠物的智能电子海豹,成为长者的新伙伴。
参观完整个综合体、和已入住的长者愉快交谈后,冯阿姨很是心动:这里太好了,我现在就想住进来。杨伯伯也笑道:我是喜欢看书、写字的,这里环境好,地方又宽敞,既有热闹的活动,又有安静的空间,真是不错。
“不用休息,我们还有说不完的话”
综合体内的午餐也是专为长者制作的,营养搭配,软糯易嚼,还会为有忌口的长者准备专属的餐食。餐后午休时间到了,曹阿姨和冯阿姨却“任性”地说:不用休息,我们还有说不完的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合影,以后每年都要拍一张才好”
下午2点,这场特别的“回家”之旅已经接近尾声,我们的第一代“颐家人”和颐家“老朋友们”以及数名新一代“青春养老人”一起合影留念。镜头下的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相约每年都要留下珍贵的照片,让情谊永恒延续。
Becky编辑/图/颐家
颐家已开通在线客服热线与投稿邮箱,白癜风诊疗规范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