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埃及的贵族就盛行珍珠装饰,埃及历代女王都以拥有珍珠为莫大的荣耀。印度南部的印度洋浅海水域是优质珍珠的原产地,印度人早在四千年前就知道珍珠的华贵,古印度的《法华经》、《阿弥陀佛经》就记载说,珍珠是“佛教七宝”之一。
欧洲人喜欢珍珠则是公元之后的事。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为珍珠立法,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于是,珍珠开始像其他贵重宝石一样成为贵族男女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标志。
大主教的珍珠镶嵌礼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远在大禹时代,就将南海“珠玑大贝”作为贡品。在我国古代,珍珠与璧玉并重。《尔雅》把珍珠与玉并称为“西方之美者”;《庄子》有“千金之珠”的说法。帝皇冠冕上的宝珠,后妃簪珥的垂珰,甚至皇家的花束、金杯、金银艺术品都嵌有珍珠,都是权威至上、尊贵无比的象征。清代的朝珠中,珍珠朝珠是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佩戴的。
明代点翠珠宝凤冠
1
一波三折重新出现的亚洲之珠
PEARLOFASIA
年2月10日,在日本为纪念人工养殖珍珠成功周年举办的展览上,人们见到了一颗长毫米、宽60~70毫米的巨大珍珠,在它的旁边还配有碧玺,这就是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儿十年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海水珍珠一亚洲之珠。
亚洲之珠
亚洲之珠在年采于波斯湾海域,重克。当时波斯国王蒙乌尔将其买下,并命名为“亚洲之珠”。国王将“亚洲之珠”送给了十分喜爱珍珠的皇后,据说他还为皇后修建了一个“珍珠寺”。
后来,在其发现一个世纪后,另一位波斯国王把“亚洲之珠”送给了中国清代的乾隆皇帝。慈禧获得此珠后,让官廷工匠配了一大块碧玺,意在避邪,便成了现在的样子。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将亚洲之珠抢走,从此下落不明。18年后,即年,“亚洲之珠”在香港出现,一位中国官员以约5万港币的重金买下。在此期间,一对比利时夫妇将珍珠盗出,将亚洲之珠抢走,警方闻迅后入室搜查。这对夫妇企图消灭罪证,将珍珠投入抽水马桶。幸亏珍珠巨大,塞在水管中未能被冲走。
“亚洲之珠”还被当做债务抵押品,抵押给天主教外方传教理事会。后因债务人还不起债,“亚洲之珠”便成了教会的收藏品。“二战”以后,这颗珍珠曾在巴黎出售,但售价和买主都秘而不宣。从此以后,“亚洲之珠”便失去了踪迹。直到年出现在日本的珠宝展上。
2
附在蚌壳上的霍普珍珠
HOPEPEARL
霍普珍珠又称为“希望之珠”,是一颗巨大的似水滴形的异形珠,重克拉,长约5厘米,最大部分周长11.5厘米,最小部分周长8.25厘米。此外,这颗珍珠的颜色也是非常独特的,小的一端颜色是纯白色的,大的一端是铜绿色的。这颗珍珠属于银行家亨利·菲利浦·霍普所有,他还曾拥有过著名的霍普钻石。年日本人为纪念人工养殖珍珠周年,特地从伦敦借来了“希望之珠”作为展品。
霍普珍珠
据说,霍普珍珠被发现时依附于软体动物的壳上,这种类型的珍珠称为贝附珍珠。“希望之珠”曾被用作垂饰,装饰在法国国王的王冠上。
年,英国皇家珠宝匠加拉德曾以英镑买下了这颗珍珠,但在年又以20万美元被个人收藏者买走,现在这颗著名的珍珠收藏在大不列颠国家历史博物馆。
3
戴安娜王妃与“珍珠泪”王冠
珍珠与王室分不开,与王冠更是紧密相连,几乎每顶威严气派的王冠都离不开珍珠的衬托和装饰。诸如英皇的圣爱德华王冠、叶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瑞典约瑟芬王冠、伊朗法拉王后王冠等都装饰了许多珍珠。
俄罗斯皇后亚历山德拉佩戴钻石珍珠皇冠
俄罗斯皇后亚历山德拉珍珠王冠、项链
最让人感叹的是一顶与戴安娜王妃有关的“珍珠泪”王冠。
珍珠泪王冠
“珍珠泪”王冠因为王冠上镶嵌的珍珠造型很像女人的泪滴而得名,是玛丽王后在年命珠宝匠仿制她祖母剑桥公爵夫人的王冠制造的。冠身全部用白银打造而成,原先顶部装饰有珍珠,自由拆卸的款式设计使拥有者可以根据爱好随意更换宝石的种类。年7月29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与戴安娜在白金汉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世将“珍珠泪”王冠赐予了威尔士王妃戴安娜。此时,顶部的珍珠已被转换成了钻石,而拆卸下来的部分珍珠被制作成了与王冠相配的首饰。
珍珠泪王冠
事实上,这段看似颇具浪漫色彩的王子与“灰姑娘”的婚姻却并不那么纯粹,查尔斯最后相中戴安娜,是因为她基本能满足王室的苛刻条件。婚后,戴安娜对王室的生活极不适应,繁文缛节、清规戒律、隔阂冷漠令她备感紧张、孤独、无助。最终戴安娜因车祸惨死塞纳河畔。也许“珍珠泪”本身具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充满了诅咒。它所见证的爱情并不完美,甚至还充满了“珍珠泪”似的悲情。
想要了解更多和田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