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欢迎 仰融,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亿资产的“主人”,他曾经一手缔造“华晨汽车”、促成华晨与宝马联姻。然而,在年,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的一生都是谜,这个谜首先从他的身世开始——没有人能确切无疑地断定他是哪里人,出生于什么家庭,早期有过什么经历,原名是不是叫“仰融”,以及是不是姓“仰”。 在仰融自己的讲述中,他是安徽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越南打过仗,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次进手术室,奇迹般没有残疾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这个故事曾传播得很广,不过很多媒体后来又表示不予采信,因为有人称仰融当年不在越南,而在江苏江阴的北国镇,跟一个漂亮女人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暴发户。 后来,有研究者勾勒出一个大体可信的故事:仰融原名仰勇,年出生于一个大家庭,有兄弟姐妹,家境不是很好。他从小很聪明,到处捣蛋,但不爱学习,上完初中就不上了。这之后,他进入北国镇一家饭店,从跑堂、帮工做起,慢慢学会厨艺,后又跳槽到江阴县的一家大饭店。 彼时,仰融留给朋友们最大的印象是豪气。据说,他曾招待朋友们到饭店吃饭,亲自下厨,做的是店里极名贵红烧鲥鱼,事后险些被老板辞退。 改革开放之后,仰融就不做厨子了,改行做生意。他先在江阴县开了一家小商店,没多久又跑到一家外贸公司做推销员。有一阵子,他从江阴消失了,当他再次出现时,人们发现他已是一幅暴发户的打扮。这之后,他就成了县上的名人,县里流传着关于他“暴富”的各种传说,而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一种可靠的推测是,仰融当时投靠了体制内的一位神秘人物,双方利用“价格双轨制”获利,仰融则是那个马前卒。后来他们还涉足贷款业务,从银行和一些部门获取贷款,然后转贷给江阴县的企业,赚取利息差。 不过做这种生意风险很大,国家当时正大力整顿价格双轨制,严厉打击相关“经济犯罪”。据说,仰融在警方的一次夜间行动中被捕,被捕时身上只穿着内裤。 有研究者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所以仰融才极力否认自己是江阴人,并将名字从“仰勇”改为“仰融”。 以上说法若属实,仰融就是一个“盖茨比”式的人物——一个小人物拼命抹去与过往有关的一切痕迹,开始为自己构建一个“了不起”的故事。“我要把五星红旗插在这个地面上” 运作沈阳金杯赴美上市,是仰融做的第一件“了不起”的事,他一亮相就名震寰宇。 年秋,仰融离开了江阴,带着万元去上海炒股。这万元据说来自他哥哥仰瀚名下的公司,是一笔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获得的融资。当时的股市是冒险者的乐园,管金生、朱焕良等人利用市场早期的混乱转眼富贵,仰融也跟着有样学样,赚了不少钱。 有钱之后,仰融开始像盖茨比一样包装自己,他租下上海东湖宾馆一幢法式花园别墅,开始结交权贵。其间,他结识了一位影响其人生走向的重要人物——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徐文通。 徐文通是江苏启东人,与仰融算半个老乡,当时是中国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同时担任华银的老总。徐文通很喜欢仰融,将其介绍进自己的朋友圈,那都是一些政商界的大人物。 这对有如师徒的组合看上了当时“搞活国企”的机会,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沈阳金杯。 沈阳金杯成立于年,是一家由50多个小型汽车修理厂和部件厂拼凑成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海狮牌客车,不过一成立就深陷财务困境。为了融资,金杯老总赵希友申请到发行股票的资格,计划发行1亿股,每股1元。赵希友花了一年多时间,使尽浑身解数,结果只卖出去一半。就在这时候,仰融出现了。 “请你把剩下的股票都卖给我吧。我要让金杯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仰融对赵希友说。不久,他向沈阳金杯汇去万元,一代传奇就此上演。 仰融先去香港成立了一家名为“华博财务”的投资公司,然后让“华博财务”到百慕大注册成立“华晨汽车”,后又让“华晨汽车”接收他所收购的金杯股票。这之后,他又飞到美国考察华尔街,并高薪聘用曾在美林证券做事的会计与金融学博士汪康懋为兼职顾问,还拉着有强烈爱国心的汪康懋跑到华尔街,神采飞扬地说:“我要让五星红旗插在这个地面上。” 其后,汪康懋以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为仰融工作,他组建了一支豪华的项目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投资银行家、会计师和律师,其中有很多大牌。 这些大牌并不了解沈阳金杯,但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因为这是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不过他们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要以什么样的名义上市。 假如以“私人企业”的名义上市,则市场想象空间不大,更何况,走那条路就需要仰融提供财务来源证明,而这是仰融的死穴。 苦思冥想之后,仰融想出一个非常高明的方案:先成立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非营利性机构,然后将所控制的金杯股票挂靠在该机构之下。这样想象力有了,资金来源也无需证明,一石二鸟。然而就是这个高明的方案,却在后来促成了仰融的出局。 年5月,在仰融多方奔走之下,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中国金融学院、海南华银和华晨集团等四家单位,发起成立非营利性机构——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其中华晨集团为实际出资人,仰融则为实际控制人。基金会的成立彻底扫清了上市障碍。 沈阳金杯以“华晨汽车”之名,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开盘后一路大涨,当天即从16美元飙涨至20.美元,3天后又狂涨至34美元,轰动华尔街。这起IPO后来被哈佛商学院收为经典案例。 回国之后,仰融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甚至被国家领导人特别接见。彼时,他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谦虚地讲,“外国人认为,我是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人。”中国轻客市场老大 尽管已经把金杯客车运作上市,但仰融对于汽车业仍提不起兴趣,他当时的志向是用“金杯模式”搞活更多国有企业,但现实告诉他这条路走不下去。 金杯上市后,仰融对原来的老总赵希友说,“我负责搞钱,你负责造车。”其后他便带着亲信离开了,跑到上海寻找新猎物。彼时,他雄心勃勃地试图打造一个包含钢铁、电力、化工、电子、电讯和制药等子公司的集团。为了制造新闻效应,他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大型研讨会,主题定为“帮助中国大型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 仰融再次回到金杯是在年年底,他这时才发现公司虽然已经上市两年,但整体面貌仍是老国企的样子——经营体制陈腐,人浮于事,还被美国会计师事事务所查出“财务问题”。更难以置信的是,公司居然为了养活旗下一家座椅厂,将花0万元进口的丰田原装座椅放在仓库里烂掉。 “不能再由着金杯汽车,我们(华晨)要接管金杯客车(合资公司)管理权。”仰融对下属说。他这么讲是有底气的,因为华晨是占股51%的控股股东。随后他拜访了沈阳市的新领导班子,提出了接管金杯客车的申请,并承诺两三年管不好自动交权。市领导同意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之后,仰融任命其得力干将苏强出任金杯客车总经理,对公司进行全面整改。 在苏强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仰融自己也行动起来,他请两名高级工程师给自己上课,培养自己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判断力,此外还在年年底赴日本考察金杯的合作方——丰田汽车。他对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极为着迷,一回国便组织中层干部赴日培训。 这些改革到年已初见成效,仰融决定顺势推出一款新车,扬名立威。新车型叫“海狮SY”,是一款对标长春一汽“小解放”的客车,不过外形和质量都比小解放好,售价也更低,为6万~10万元。 仰融便量产海狮SY,与一汽打擂台。该款车第一年的销量突破1万辆,之后又增长至2万辆,4万辆,到年更达到10万辆,成为中国轻客市场的老大。小解放则一战即溃,陷入严重亏损,仅两年后就消失了。 凭借这一战绩,仰融在国产汽车行业建立了巨大声望,同行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局外人居然翻了天。“中国汽车的革命从仰融开始”年底,第一辆中华车下线,仰融公开表示:“到年,中国汽车品牌中唯一敢和外国企业叫板的就是华晨中华!”当时雷诺总裁杜迈参观了华晨的工厂后表示,“世界的革命从巴黎开始,中国汽车的革命从仰融身上开始。”尴尬的是,由于步子太快,华晨这时候还没有车辆销售资质,车根本不能卖。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接连10年,华晨宝马为华晨汽车带来每年约40亿元的利润,让水深火热的国内车企同行们直接傻眼。同时,仰融还接手了湖北孝感的三江雷诺,控股55%,着手引进雷诺家用型经济轿车。至此,仰融通过各种的操作,华晨市值一度高达亿,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家关联公司,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华晨帝国”。后来经过仰融不断的努力,当时的华晨旗下已经有了“五朵金花”分别是金杯客车、中华轿车、宝马项目、金杯通用、三江雷诺。公司业务完全自主生产,涉及整体的制造、发动机的生产、零部件的供销和汽车分销等领域,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被同行成为“第四汽”。年,仰融曾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此时,内心极度膨胀的仰融决定走出辽宁迈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时他看上了英国罗孚,并且规划70亿投资,让罗孚落地在宁波。但是已经成为了辽宁省支柱企业的华晨,辽宁国资委会绝对不会轻易让这块肥肉溜走。在沈阳看来,仰融是准备带着华晨汽车趁乱出逃。双方谈了好几次,仰融一直坚持要离开沈阳。当时沈阳正在准备打造中国的底特律,肯定不愿意放跑如日中天的华晨。不欢而散尿遁美国因为与地方政府意见不一,最终不欢而散,仰融尿遁美国。年3月11日,财政部企业司发函,即“文件”,认定华晨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并直接拨给辽宁省政府。年4月,因在投资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的严重分歧,引发了仰融与辽宁沈阳政府之间的矛盾。5月,金杯汽车年年报发布,亏损8亿元,同时华晨系上市公司年度财务状况均告不佳。在申华控股5月31日的股东大会上,仰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中小股东对华晨运作能力提出质疑。年6月,华晨中国宣布解除仰融的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职务。并且公安厅发布公告,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而仰融本人在年5月以看病为由飞往美国。仰融并不甘心咽下这口恶气,他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年,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就仰融等起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一案,正式向辽宁省政府发出民事案传票,并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国司法部,由司法部传送辽宁省政府。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美国律师即通过哥伦比亚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径将文件递交到美国国务院,由其下属的特殊领事服务司负责,将该案的法律文书送往中国外交部。收到美方通过外交途径转递的传票后,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庭应诉,请求美法院驳回仰融的诉讼请求。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辽宁省政府征收华晨中国的股份是主权行为,辽宁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区法院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年作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起诉。后来,中华轿车进入了《汽车目录》,可以上市销售了。在上市仪式上,苏强高调宣称,“到年,产销汽车78万辆,发动机产能90万台,利润68亿元,销售收入1亿元,占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这个目标,只比仰融早前对员工许诺的目标小一点点。中华轿车上市后曾受到市场热捧,北京的一些客户甚至现金提车。但是这种热销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中华轿车很快就受到市场冷遇。年,中华轿车的销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5%,跌至1.09万辆,项目亏损达6亿元。华晨换了好几个一把手,但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年-年,华晨中华的销量分别为10.23万辆、8万辆和2.51万辆,销量逐年下滑,逐渐沦为市场边缘品牌。年,在美国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仰融颇为愧疚地说:“看到现在的华晨,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有机会回去,我认为是双赢的。但要救活这个企业,成本非常高,估计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如果真有这个机会接手,我一定义无反顾。宁愿折寿也要挽救它的滑铁卢!”重出江湖雄心勃勃仰融并没有放弃他的资本事业,他在香港一手打造了正道集团。正道集团前身是成立于年的香港欢乐天地公司,年仰融通过换股方式接管。年10月,他将此上市公司更名为圆通科技(与圆通快递无关)控股公司。其后,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重组,至年2月更名为远东金源集团,两年后更名为正道集团。“正道”这个品牌名出自仰融之手。其来源有二:一是,在经历过大起大落大是大非,在体味背信弃义和世事沧桑之后,他坚信自己走在完全正确的道路上。二是,毛泽东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强烈地影响了这位颇有争议性的人物。仰融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造车计划:他将在美国投资亿美元,建设一个产能万辆的汽车项目;同时在中国投资亿~亿美元,建设一个产能万辆的汽车项目和万套的发动机项目。仰融高调宣布,建立“811”计划:8年内正道汽车要实现产能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0亿元,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0万元。年4月,正道集团发布了三款号称行驶里程可以达到0公里的概念电动车正道H、五座SUV正道K、七座SUV正道K。当时,特斯拉的高端版车型的续航里程才公里。有媒体惊呼,国产电动汽车的奇迹诞生了!正道集团当时宣布,3年内量产这三款车型,但是如今3年已过,却没了消息。年,正道集团在宁波动力电池的一期工程项目(宁波京威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开始动工,它是正道集团提供30万(钛酸锂电池项目)辆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工程。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预计是年底建成并投产,但据悉此项目至今没有投产,而正道汽车的制造基地也没有着落。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华晨集团破产,正道汽车没有着落。华晨集团和仰融的传奇大概率谢幕了。关联阅读:"谍战"华润宋林的华润往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