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因为热爱,一生飞驰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21/4453160.html

《飞驰人生》是韩寒的第三部电影作品,说实话我觉得韩寒真的挺牛叉的,一个稚嫩的高中生模仿着偶像钱钟书的文风故卖学识地写出了《杯中窥人》拿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新概念就是成为新晋作家的最佳配备,要想成名先新概念获奖再说,之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让这个少年获得了更多的赞誉,上了两遍高一后依然是七科全挂,韩寒毅然退学说要用稿费养活自己,看似叛逆少年的赌气之言,他还真的把自己养得挺好的。

二十出头的年纪开始追求速度的极限,半路出家的韩寒在接触赛车的第一年年参赛就小有成绩初露锋芒,六年后成为了中国职业赛车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成为了中国职业赛车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过场地和拉力两个最高赛事冠军的车手。

开挂的人生从未停歇,导演韩寒在三十岁后的人生正式上线,第一部《后会无期》虽然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却也让韩寒式金句再次爆红,也诞生了朴树的《平凡之路》和邓紫棋的《后会无期》,对了,韩寒其实还有一个做得不错的事业是词作者,《平凡之路》至今依然是多少人的最爱藏曲吧。第二部《乘风破浪》成为17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韩寒也成功晋升为十亿票房导演。第三部电影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好好聊一下的《飞驰人生》,目前《飞驰人生》的票房已超过《乘风破浪》,韩导的电影真的在一步步成长。

韩寒的牛叉真的不服不行,如果硬要说说韩寒尝试过什么没有干好的话,其实也是有的,唱歌和餐饮吧,韩寒也是出过个人专辑开过餐厅的人哦,这样丰富的人生真的另平凡如吾的人唏嘘赞叹啊,依稀记得韩寒在博客里说过大概是这样意思的话,因为我敢尝试,所以我这一生虽然有很多后悔,却没有什么遗憾。

电影三部曲:从少年到中年的人生镜像

因为想更好地体味韩导的第三部电影,我在影院看完《飞驰人生》后又回顾了一下《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韩导也是对四字短语有些执念啊,三部电影串起来,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韩导对市场的逐渐摸透,镜头语言的运用越来越娴熟,电影创作的成长也正好对应了三部电影的脉络,韩寒出品必带有强烈的韩寒色彩,这三部电影像极了韩寒从少年到中年的人生镜像,电影里的每一个主角都有韩寒的影子。

我将三部电影概括总结了一下,第一部是迷茫文青的追寻之旅,世界都没观过的少年带着迷茫上路寻找世界观,整部电影都是韩寒写作时的文青调调,每个角色都是口蹦金句的人才,韩寒将写作时最爱用的谐音梗一个个在这些角色身上抖出,再用韩寒的反讽给整部电影加上一层灰暗滤镜,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贴吧上有人分析过电影的结局是两个男主角都死了,电影的完美结局不过是陈柏霖扮演的乡村教师在小说结尾的自我幻想,是一个虚空的幻境。我还记得我当时给同学讲这种分析很有道理时同学表现出的惊讶,年纪小小的我们一致表示韩寒的文青调调还是很有深度的。

第二部是意气青年的成熟蜕变,电影开始邓超扮演的角色斩获拉力赛金杯,面对镜头对父亲说话带着自大也带着自卑,自大是终于证明了自己,自卑是回忆到了自己的不幸童年,老套的穿越到过去的剧情,但因为完成了从未见过母亲的遗憾以及和父亲并肩战斗过后的理解而有些动人。很明显的是韩寒在这部电影里卸下了自己年少写作时的锐气,在自己长大的江南小镇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中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在父子两辈的热血中抒情了一把。韩寒好像真的柔软了许多,少年也终会长大。

第三部《飞驰人生》是失意中年的致敬梦想。沈腾扮演的角色在独白中说年坐着火车到北京去看比赛才知道原来车还能这么开,也知道了这将是自己的一生所爱。这又何尝不是韩寒在借角色的口说自己的话,在知乎上看了专业车手的科普后才更能明白韩寒在这部电影中对中国赛车事业的致敬,下文慢慢说。

《飞驰人生》:致敬逐渐腾飞的中国赛车事业,纪念一起激情澎湃过的车友

(以下内容部分参考知乎问答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年中国拉力锦标赛正式举办,中国赛车开始与世界赛车比赛接轨,中国的赛车事业终于出发。而年正好是中国赛车事业进入到20年节点的纪念碑,韩寒作为中国赛车事业的先锋人物,用镜头的光景向自己的热血致敬,在大荧幕上留下车友们的影子。

沈腾和黄景瑜的角色其实都取材于同一个人,张臻东,少年天才,富二代,上海体育学院的研究生,是国内学历最高的赛车手,十岁接触了卡丁车后就中了赛车的毒,父亲花重金支持儿子的梦想,让张臻东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赛车训练,和影片中一样张臻东确实是用金钱浇灌自己的梦想的,付出的成本远超回报,这就是黄景瑜扮演的林臻东的素材来源。张臻东除了体育新闻也上过社会新闻,这就是沈腾扮演的张驰低谷经历的素材来源,张臻东年在上海中环与人飙车被拘留,后被吊销驾照,但与张驰不同,张臻东并没有直接掉下赛车的神坛,依旧蝉联冠军。

尹正扮演的孙强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这个形象其实是源自韩寒的领航员孙宇强,影片中张驰和孙强的情谊其实是韩寒和孙宇强的复刻,和影片中相同,韩寒的第一场拉力赛在佘山号发车,从此韩寒和孙宇强便成为了固定的搭配组合,孙宇强和韩寒一起磨炼车技,也见证着韩寒走上冠军台的辛苦和荣耀。

这样分析的话那么韩寒也是想在张驰的身上投下一些自己的影子吧,张驰曾经因为五连冠被捧上神坛,正如少年成名的韩寒一样,一下子便走上了巅峰,张驰因为飙车而跌落神坛失去了之前所有的荣耀,步步维艰,而韩寒年少就站到高处成为了博客时代的舆论领袖,但因为太多的人也想到高处去看看风景,对韩寒的质疑和讨伐一度声势浩荡,山顶的面积太小,总要把高处的拽下来才有机会,韩寒就以一敌百逐个还击,当时的精彩骂战真的是如今再难复现的网络奇观了。

还有电影中的一些配角也都是韩寒以自己的车友们为原型简单改名后呈现出的角色,比如车队的叶经理就是上海大众车队的经理叶勇,张本煜扮演的纪星就是韩寒的车组技师吴纪星。叶经理送来张驰最用得惯的电板唱一首《光辉岁月》在夕阳中转身离去,纪星在最后修车时露出的结实后背仿佛是担当的写照,韩寒在电影里记录下这些幕后英雄的光辉时刻,也是在表达着自己对这些挚友们的感谢。

另外在张驰的回忆片段中,中国职业赛车二十年中的杰出赛车手们都一一在影像中出场,卢宁军、徐浪、刘曹东还有韩寒自己,因为这些人的坚持所爱,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赛车,韩寒的这份感慨讲得很直白。

不言明的结局:飞马的美丽幻想,韩寒的善良愿望

关于《飞驰人生》讨论最多的就是结局,张驰到底死了没有,我的答案可能是张驰这个人物本就是一个象征,韩寒要表达的可能只是一种情感,一种纪念,而无关现实的生死,偏要问是不是死了,那答案一定是死了,是以韩寒的一种浪漫手法处理过的死亡。

《飞驰人生》的英文翻译是Pegasus,这个单词是飞马的意思,源自于希腊神话。飞马的主人是一介凡人,因为杀死了喷火怪兽而妄想加入众神的行列,这触怒了神王宙斯,飞马在飞向奥林匹克山时被宙斯派来的牛蝇所蛰,主人坠亡,而飞马则被宙斯放置在空中化身为飞马座,这也许可以看作是韩寒对车手死亡后最美好的幻想。张驰因为刹车失灵而冲出悬崖,前方光辉灿烂,脚下海水湛蓝,赛车载着张驰向着天空的方向前进,降落的瞬间只愿你能化作天上的飞马座,成为秋季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象,这或许也是韩寒对已故车王徐浪的祝愿吧。

中年韩寒仍有少年心性,影片的最后还要像小孩子一样坚持一下自己的美丽幻想,张飞投下硬币赛车瞬间伸出翅膀腾空起飞,这是小孩子的美丽幻想,也是韩寒的善良愿望,因为热爱,我们始终飞驰,那些因为热爱而付出生命的车手们也未曾折翼,赛车终将会把他们带上天空一生飞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beie.com/jbqc/1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