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首汽约车CEO魏东加盟百度Apollo5月10日,百度Apollo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变动,原首汽约车CEO魏东正式加盟百度,担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首席安全运营官,后续魏东将牵头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的商业运营。2、比亚迪4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辆,同比增长.2%日前,比亚迪公布了4月的销量成绩,其中新能源车型在4月的销量为辆,同比增长了.2%。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累计总产销已经超过了99万辆。具体到车型来看,汉系列在4月的销量为辆,汉DM车型的销量环比增长2.7%。唐系列在4月的销量为辆,新一代唐EV的销量同比增长63.3%。宋系列在4月的销量为辆,宋EV的销量环比增长.3%。秦系列在4月的销量为辆,秦ProEV的销量环比增长.1%。e系列在4月的销量为辆,e2车型的销量环比增长.1%3、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3.8亿辆近日,在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李江平介绍,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8亿辆,驾驶人达4.65亿人,今年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万辆,创同期历史新高。4、纯电动保时捷Macan原型车正式启动路试据保时捷官方发布:纯电动Macan已做好上路准备:在魏斯阿赫保时捷研发中心试验场进行初步测试之后,保时捷精心伪装的新一代紧凑SUV原型车终于首次驶出保时捷工厂。保时捷研发负责人,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施德纳(MichaelSteiner)先生表示:“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开发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真实环境测试。”在年正式发布之前,纯电动Macan将在各种环境中接受超过万公里的测试。5、用于生产纯电SUV,丰田将在印第安工厂投资8.03亿美元据悉,丰田汽车将在印第安纳州普林斯顿工厂投资8.03亿美元,增设个工作岗位,用于未来生产丰田和雷克萨斯两款全新电动SUV车型。丰田方在一份声明中说:“两款SUV都将加入多样化的电气化产品组合,帮助该公司向丰田在年实现碳中和的全球目标迈进一步。”丰田还表示,新型SUV将具有“半自动驾驶系统”,可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以及远程停车功能,使驾驶员可以在车外时使用自动泊车系统进行泊车。6、南京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正式开通近日,南京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正式开通,据悉:此条示范线路将投放11辆NJLFCEV开沃氢燃料城市客车,并建设南京首个商用加氢站。关于投放车型,开沃NJLFCEV氢燃料城市客车的车身长10米,高3.5米,搭载英博路普燃料电池系统,满氢状态下可行驶km。7、广汽传祺将搭载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5月10日,广汽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广汽传祺搭载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的产品,计划将于今年年底之前投放市场。11月1日开始实施,《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标出台5月10日,根据工信部获悉,GB/T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细节进一步公布,标准在年4月30日发布,将于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另外该国家标准要求为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标准由年11月开始预研,直至年4月发布,期间有包括蔚来汽车、长城、北汽新能源、吉利、蓝谷智慧等多家主机厂参与。标准规定了可换电电动汽车所特有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准适用于可进行换电的M1类纯电动汽车。1、特斯拉宣布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涨价元5月8日,特斯拉宣布,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将涨价元,起售价由此前的24.99万元提升至25.09万元。来源:特斯拉2、比亚迪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2%5月8日,比亚迪公布了年4月份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辆,同比增长97.48%。其中,乘用车销量25,辆,同比增长.2%,包括纯电动汽车16,辆,同比增长61.69%;插电式混合动力8,辆,同比增长.5%。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80,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其中乘用车销量78,辆,同比增长.1%。来源:第一电动网3、高合首批HiPhiX系列车辆如期交付近日,高合首批HiPhiX系列车辆如期交付,高合HiPhiX共有六款车型,分别是性能版6座、豪华版6座、旗舰版6座、旗舰版4座、创世版4座以及创世版6座,售价57-80万元。来源:第一电动网4、广汽丰田威兰达高性能版上市售价25.88万元起5月8日晚,广汽丰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威兰达高性能版正式上市,其共推出劲擎版、劲擎四驱版、激擎四驱版三款车型,厂商建议零售价为25.88-29.98万元。动力方面,威兰达高性能版采用2.5L直列四缸发动机,匹配新一代E-CVT电子无级变速箱,配备新开发的三元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可输出最大功率kW(较威兰达双擎提升38%)。在满电状态下,威兰达高性能版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低至1.1L;总续航里程高达km,实现续航无忧。其中,EV纯电动驾驶模式的续航里程为95km。来源:第一电动网5、广汽发布4月产销快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辆广汽集团5月7日披露4月产销快报。其中,同比增长87.2%;1-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31,辆,同比增长97.7%。广汽埃安方面,4月销售8,辆,同比增长.4%;今年累计销量达25,辆,同比增长.4%。来源:第一电动网6、小鹏汽车在武汉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小鹏汽车华中(武汉)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夏珩,经营范围含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新车销售;充电桩销售;二手车经销;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来源:天眼查7、法拉第未来:FF91将在纽约与消费者见面法拉第未来官微今日发布消息称,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首款预量产电动车FF91将在纽约与消费者见面,或将开放试驾机会。见面的具体时间未公布。此前消息称,FF91计划年上市。来源:FF8、配V架构保时捷纯电Macan将于年发布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保时捷全新紧凑型SUV纯电动Macan于近日正式开启超过万公里的真实环境路试。根据官方消息,新车将会配备V电器架构,目标是成为所属细分市场中运动性能最佳的车型,并将于年正式发布。来源:汽车之家9、特斯拉将取消全球车型副驾驶位腰托调节功能根据特斯拉相关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副驾驶位腰托调节功能在乘车的使用频率较低,从使用需求来说,还是简化和提升制造工艺角度考量,预计特斯拉从5月10日开始将在全球范围的车型取消副驾驶位的腰托调节功能。不过同时在考虑人体工程学和乘坐体验上,对副驾驶座椅进行了腰部支撑的固定,也增加了成本,所以不能说减配。来源:新浪汽车10、Stellantis计划停买碳积分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日前在接受法国周刊《LePoint》采访时表示,Stellantis集团有望在今年达到欧盟排放标准,将停止从特斯拉购买碳排放积分。据了解,此举有望为Stellantis集团节省约3亿欧元。来源:澎湃新闻纳入“新基建”一年:30家充电桩上市公司业绩汇总
充电桩视界今天
如果说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心脏,那么充电桩对新能源车而言无疑像血液一样重要,能有效解决用户里程焦虑的痛点问题。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高歌猛进,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截至年3月底,全国共计有台公共充电桩,总充电桩(公共+私人)保有量共有.8万台。
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只会持续加快,这将会促进充电桩需求地扩大,预计到年,我国充电桩新增投资额将达到18.15亿元。
年报行情接近尾声,年受新能源车影响而大火的充电桩概念股表现如何?
一、30家充电桩上市公司业绩
年3月,充电桩建设正式被纳入“新基建”已满一年,充电桩企业这一年来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了沪深两市30家充电桩企业业绩情况发现,年,英威腾、永贵电器、阳光电源、*ST科陆、双杰电气、金冠股份6家净利润同比翻倍,今年一季度,英威腾、金杯电工、杉杉股份、科士达、思源电气5家净利润同比翻两倍。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沪深两市30家充电桩概念股业绩情况发现,在营业收入方面,年营业收入总额8.55亿元,平均营业收入64.95亿元,其中,中天科技、国电南瑞、阳光电源、许继电气、众业达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正值的19家。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总额.91亿元,平均营业收入14.06亿元,其中,中天科技营业收入超百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正值的28家,其中,中恒电气、通合科技、杉杉股份营业收入同比翻两倍。在净利润方面,年净利润总额约.11亿元,平均净利润3.74亿元,超亿元的企业18家,其中,国电南瑞、中天科技、阳光电源净利润超1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正值的19家,其中,英威腾、永贵电器、阳光电源、*ST科陆、双杰电气、金冠股份6家净利润同比翻倍。年一季度,净利润总额22.76亿元,其中,中天科技、阳光电源、杉杉股份、思源电气、国电南瑞、众业达6家净利润超亿元;2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正值,其中,英威腾、金杯电工、杉杉股份、科士达、思源电气5家净利润同比翻两倍。在销售毛利率方面,年统计在内的30家充电桩企业中销售毛利率超10%的企业数量有28家,年一季度30家企业销售毛利率均超10%。二、净利润排名前五企业年报详情1.国电南瑞公司发布21年度一季报,实现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6%;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6亿;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净利率同比提升2.13pct。国网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正在落地实施,二次设备龙头价值凸显。电网调控运行担负着保障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充分消纳、现货市场运行和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的重要任务,亟待研发建设具有“智能、安全、开放、共享”特征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全面服务于“双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控制目标,有效支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运转。公司是国内最早提供电力自动化产品与服务的厂商之一,长期从事测控、保护、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公司20年末在手订单.72亿元,其中20年新签在手订单.46亿元,为21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公司一季度净利率同比增长2.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公司在销售、控费两端发力,核心业务稳健发展。2.中天科技中天科技公布年第一季度(Q1)业绩报告。期内,中天科技营收.01亿元,同比增长23.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39.16%。中天科技表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0.15%,高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主要是报告期内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浮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的影响所致。中天科技提出要实施“双碳”目标,开启海上风电黄金期。在全球“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擘画出绿色环保宏伟蓝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助力海上风电持续发展。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天科技深耕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跻身全球超高压海缆领军企业行列。同时,中天科技认为电力脱碳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不断涌现。为克服新能源的有间歇、不稳定等缺点,中天科技深入探索储能运行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当前,公司新能源业务定位光、储、箔细分领域,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以资源撬动产业发展,“光伏﹢储能”产业链布局焕发企业绿色增长新动能。3.阳光电源阳光电源近期发布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元,同比增长8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元,同比增长.45%。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8元,截至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47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元,同比增长81.24%;主要系本期电站业务及海外光储业务量增加所致;营业总成本同比增加64.60%,主要系本期业务规模增长,成本结转增加所致。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2.65%,主要系本期研发人员薪酬及研发原材料投入增加较多所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3%,主要系本期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长所致;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1%,主要系本期存款利息增长所致。4.思源电气思源电气发布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元,同比增长.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元,同比增长.99%。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元,截至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9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72元,同比增长.49%,主要是报告期同比生产经营得以恢复,收入增长。期内管理费用39,,.79元,同比增长26.91%,主要是上年同期因疫情影响国家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用。5.许继电气许继电气发布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元,同比增长7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2元,同比增长31.44%。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0元,截至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7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29元,同比增长77.36%,主要是报告期内智能变配电、智能中压设备、智能电表等板块收入增长影响。期内财务费用2,,.94元,同比下滑37.05%,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影响。许继电气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电力高端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高效使用提供全面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三、部分企业净利增长/下滑分析1.国电南瑞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5%
紧随其后,国内体量最大的电力设备龙头,国电南瑞晒出年成绩单。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2亿元,同比增长18.75%;归母净利润48.52亿元,同比增长11.71%。当天,国电南瑞同步披露年度分红预案,拟实行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2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9.41亿元。
受疫情影响,国电南瑞年一季度各项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仍实现营收38.74亿元,净利润0.76亿元;二三四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回暖,分别实现净利润收入13.01亿元、11.72亿元、23.03亿元。年,国电南瑞巩固发展电网自动化、电力信息通信等优势核心领域,在电力自动化和信通领域分别实现营收亿元和6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16.4%、30.44%,毛利率为26.31%和20.11%。在充电桩核心模块方面,国电南瑞与联研院组建的南瑞联研半导体在推进IGBT模块产业化方面进展顺利,3VIGBT芯片完成流片。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高压IGBT可应用于特高压、轨交等,中压应用于工控、新能源汽车充电、光伏等,低压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等。2.充电生态网业务拖累特锐德相较于国轩高科和国电南瑞的营利双增,特锐德的业绩便略显逊色。受充电业务拖累,特锐德年实现营业收入74.21亿元,同比增长10.11%;归母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下降35.96%。其中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8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万。同时,特锐德披露拟以本公司总股本9.98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85万元。年,特锐德电气制造业务稳步增长,龙头地位持续巩固。特锐德表示,公司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电气设备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54.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8%;毛利润12.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凭借公司的龙头技术和营销优势,特锐德在电力、轨交行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张,持续巩固模块化变电站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特锐德签订模块化变电站套,年底累计完成签订总量套,模块化变电站业绩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然而,特锐德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和新能源微网业务的发展上并非一帆风顺。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20.0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21%;毛利润3.5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15%。对于业绩骤降的原因,特锐德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出行减少,年一季度充电量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公司充电终端数量由14.8万增加至20.7万,导致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此外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也是原因之一。特锐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主要由其控股子公司特来电提供,报告期末,特来电全国范围内累计成立子公司家、项目落地城市个。在主要子公司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表中发现,年,特来电实现营收15.2亿元,成都特来电营收2.51亿元,青岛特来电营收2.62亿元。其中,仅有成都特来电实现盈利,净利润为3.39万元,而特来电、青岛特来电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62万元、.75万元。3.杉杉股份主要系受疫情影响杉杉股份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85%。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杉杉股份表示,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亏损同比大幅增加,合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3,.26万元。
充电桩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5,.87万元,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充电需求大幅下滑,导致业务萎缩,资产盈利能力下滑。
四、综合分析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万辆,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万台,同比增加37.9%,车桩比约为3:1。
在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到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万辆,充电桩数量达万个,车桩比近1:1。
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充电桩市场远未成熟,但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