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汽车厂家规定:车主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机油,否则不予质保。4S店也不允许去维修保养的车主自带机油,理由是自带机油的质量无法保证。这让许多车主以为,只有“专用机油”才最适合自己的车。
但济南车主李先生看到外边有名的机油才一百多一桶,4S店里却要元的时候,他开始怀疑所谓的专用机油,还去找他的车友们讨论,并开始了拨开专用机油迷雾的求证之旅。
保养时被迫使用“专用机油”
李先生年10月买了一辆汽车。“自从汽车开回家,每天坚持自己动手洗车,一到周末就带家人和朋友去郊游。”李先生说。
一位做润滑油生意的朋友见李先生如此爱车,就送给他两桶某品牌机油,说是最高级别的全合成机油,一定比原车机油爽多了。李先生当即做了更换,果然如朋友所言,车内更安静了,油门更轻快了。
春节前,李先生到4S店做第二次保养,当他向店方要求使用自己用过的那种机油时,结果人家一句话把他挡了回来:必须使用厂家专用机油,否则出现质量问题将不予索赔!
看着外边有名的润滑油才多元一桶,4S店里却要元,李先生决心要搞清楚所谓的专用油是否真的“专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先后拜访了汽车维修专家、润滑油科研机构教授、润滑油公司技术人员和律师,结果揭开了“专用机油”的谎言。
炒作“专用”概念为的是强制消费
曾在日本丰田、美国福特等厂家接受培训的工程师陈锦明指出:汽车厂家本身并不生产润滑油,所谓“××专用机油”,准确地说应该叫“初装油”,最初只是润滑油公司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出厂前的装机用油。
在国外,汽车生产厂商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符合温度与黏度要求的某一品牌的机油为专用机油。因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不规范,这一惯例进入中国后,改头换面为“××汽车专用机油”,再由各汽车制造商采购进入其售后服务系统,演变成为各汽车制造商竞相追逐的盈利项目。
陈锦明认为,润滑油是类似轮胎、雨刷一类的消耗品,是可以互相通用的东西,“所谓专用机油的说法是在误导消费者--似乎不用专用机油,汽车就一定会出毛病。”这正是生产厂家和4S店耍的把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4S店可以强令消费者使用专用机油,堂而皇之冠上“保护发动机”的美名。目的是想掩盖一种真相:用专用机油的价钱在市场上足以买到更高品质的机油,不一定适用于正常行驶期的汽车。
那么专用机油的质量是否比外面的更有保障?事实并非如此。一位资深维修人士说,在汽车出厂和免费保养的时候,专用机油都是免费送你的,当然不能指望这样的东西有多高的质量。更有人直言不讳:专用机油大多是质低价高的东西!
李先生还了解到,初装油更多地只适用于新车在走合期间低间隙、短周期、柔性驾驶等工况环境,普遍呈现高低温跨度小、高温指数低、油膜较稀薄的特征,在制造工艺上的技术含量较低。
消费者购买汽车后更多的行程是在走合期以后,此时的工况与走合期已发生了很大的差别,汽车对润滑油的高温黏度指数、使用周期和油膜强度等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适用于新车走合期的初装油不一定适用于正常行驶期的汽车。
换机油不必非去4S店,轮胎店也可以!
某润滑油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告诉李先生:无论任何品牌的汽车,无论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无论自然吸气式还是涡轮增压式,无不遵从国际通行的润滑油行业标准,包括API、SAE、ACEA等。
也就是说,汽车的任何一款发动机设计的润滑油使用要求均可对应行业标准,而只要符合该标准的润滑油即可适用于该款汽车。
那么,在同时都能满足润滑设计要求的同品质油品中,车主是否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呢?
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认为,在遵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凡是非免费项目,用户均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无权以任何理由剥夺。如果用户自己选用的润滑油品质等同于甚至高于厂家指定的专用机油,或者说车辆的毛病并非由机油导致,厂家就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其质量承保。
也就是说我们在换机油的时候不必非得去4S店,可以去一些正规机油代理的店面或轮胎店,这样厂家同样不能以“专用机油”的说法推卸责任!
律师说,汽车厂家或4S店以“专用”为由要求车主消费指定产品,属于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各种机油的更换周期:
矿物油:km-00km
半合成:00km-km
全合成:km-km
综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路况等因素。先选机油的级别,选择适合自己车的机油,才能对爱车起到良好的养护作用。
农商精彩推荐
●手机银行三大“最”您不可不知
●高唐农商银行真情服务三农8亿专项资金助力建大棚
●远离朋友圈里的混蛋逻辑
●好生意当面付!高唐农商银行“当面付”产品优惠办理中...
●智e购商城客户端下载安装注册详尽流程攻略
高唐农商银行
咱高唐老百姓的家庭银行
24小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