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儿挣钱去啊”!
在“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后,“4S店”再度进入公共视线。
00年9月下旬,有记者暗访京城两家4S店,发现诸多惊人乱象。在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维修车间,一名员工在一辆送修汽车拆解定损前,竟将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坏,拍照后才示意维修技师拆解定损。据维修技师说这些都会以撞车受损来定损,“反正保险公司会给钱”。
暗访中,记者还发现两家4S店员工还存在虚假清洗保养,截留超量油液等问题。
详情戳视频↓
▲来源:新京报调查组
“太黑太坏”
“太缺德了”
“以后不敢去4S店了……”
这段4分47秒的暗访视频,
无疑让无数看客瞠目结舌,
倒吸了一口冷气!
为了获得不法高额利润,不是事实求实的就损坏部件如实进行登记报修,而是人为破坏后再拍照维修,从而获得“额外”超高利润。
虽然此前包括4S店在内的汽修店虚假维修、虚假保养等在内的信息,并不少见,让人已经有些审丑疲劳,但像此次曝光的4S汽车修理店这样,实施明目张胆的砸车“创收”,且气不发喘、毫无愧意、习以为常,却仍能给人带来不小的心灵震撼。
东方网余明辉
事实上,
汽车消费领域长期以来都是投诉重灾区。
据中消协发布的数据,
在全国具体商品投诉中,
汽车及零部件投诉
从08年起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种种猫腻接连曝光却为何禁之不绝?一大原因或许是消费者与4S店间的专业鸿沟。
汽车维修及售后专业性强,4S店许多手法极具隐蔽性,大多消费者虽然听过种种套路,一旦事到临头,仍然无从判断,只能听之任之。即便发现了,多数人迫于维权成本过高而选择吃哑巴亏,即便有人较真儿,在取证方面4S店也占有绝对优势。
立足行业来看,4S店乱象与汽车销售“价格倒挂”不无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汽车行业传统产能过剩,销售面临去库存压力,部分车型出现亏本,售后的种种套路,便成为4S店的重要牟利途径。
长安观察胡宇齐
黑幕被揭,
有些4S店不但未引以为戒,
手法反而越加“高明”。
对于此类骗车主、诈保险的行为,
显然须强化监管与精准治理。
整治假维修假保养,需要“透明4S店”!对4S店的维修保养欺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责令其透明。比如学习透明餐馆的管理方式,一个是,维修车间仿造透明厨房的样式改建;再就是,维修车间设置无死角监控,车主可以通过监控视频观摩维修保养过程,也可以事后调阅视频资料获取证据,这能有效制约“暗箱操作”的问题。
并且,事前防范和事后惩戒一个都不能少。砸坏好零件究竟涉嫌骗保,还是毁坏财物违法行为?假维修假保养行为是否涉嫌销售欺诈?有关部门应介入调查,依法查处。而对这种不靠修车,专靠“忽悠车主”、靠蒙人骗人,甚至靠“每个车都砸”赚钱的4S店,是否应该从市场上清除掉、经营者列入黑名单,也值得考虑。
北京青年报马涤明
对4S店来说,
不欺客不骗险,
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先砸坏再维修、过度保养,本质上是砸掉基本的商业伦理,也是砸坏自身的招牌!新闻中提到的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都是汽车行业中久享盛誉的知名品牌。
4S店员工几锤子下去,激发出了消费者们压抑已久的情绪,进而引起人们对4S店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上不规范的深恶痛绝。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可以说,这些4S店“砸”的是消费者的车,更是自己的牌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社会公信力从来都比黄金珍贵。欺骗大众、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没品牌力可言,就会失去竞争力。提醒那些立志做大做强的企业,千万不要自砸品牌!
新华网王平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责任编辑:王迪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