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讲尖锐湿疣 https://m.39.net/disease/a_9376656.html03:55
☆王钟的,浙江宁波人,年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编辑和评论员
荔枝特报专稿记者/李晋文摄像/夏天剪辑/毛婧、冯茗铭(实习生)
“对公共事务的表达欲,是我选择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开始。”
第六年对话,第二次面对镜头,王钟的谈及择业往事,眼中仍闪现出难以掩饰的兴奋光芒。
但仅片刻,神情又回归如常的倦态:“在长期的工作中,这种表达欲正被渐渐消耗。我现在对‘表达’这件事有疲倦感。”
此刻,他正坐在中国青年报社新址的“创意空间”。玻璃门外的长廊上,贴着中国青年报创刊半个多世纪以来熟为人知的新闻作品和重磅版面:
有曾入选8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的特稿《金杯之光——中国女排夺魁曲折道路》,有捕捉到改革开放历史性瞬间的摄影作品《小平您好》,有一提及希望工程、所有人都会想到的大眼睛女孩形象“苏明娟”,有开创了中国新闻界“冰点高度”的《冰点周刊》,当然,也有王钟的供职五年多、对国内“时评”文体有开创性影响的专栏版面《青年话题》。
年,怀揣着新闻理想的王钟的,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入职《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担任新闻评论编辑;工作5年多,在经历了憧憬、发展、安稳与转型焦虑后,他的事业与生活,再度陷入庸常。
“感觉生活中,没有太多意外惊喜。所有的变化都缓慢持续,很期待什么时候来一个质变。”王钟的如此形容他的。
早晨9点左右,王钟的从北京东二环的家中醒来,步行四十分钟或打快车十分钟,来到东三环的中青大厦。但更多时候,他在家中便能工作。
在被全时播报捆绑的新媒体时代,中国青年报仍保持着自由度较高的工作机制,而报社在开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