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动客车只能采用整体式骨架结构车

提醒:点上方↑『电动汽车资源网』即可免费订阅。

电动汽车资源网讯:

近日,电动汽车资源网发布《重磅独家

《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发布在即,整车应为全承载整体式骨架结构》一文中提到,《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将规定整车应为全承载整体式骨架结构。按照新规,采用独立式电动底盘和采用冲压件车身结构的纯电动客车将不再允许生产,只有采用骨架车身结构和矩形钢管焊接工艺的客车,才能用作电动客车。

从电动底盘追溯到生产资质,再到国家补贴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仅仅只是因为冲压车身不安全吗?那么上汽大通、金杯海狮、南京依维柯、东风御风、江淮星锐、金龙凌特、九龙海狮、长江奕胜等一大批企业的产品或都将被踢出局。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到,此项规定可能追溯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也就是说已售车的补贴将会变成泡影。

车身结构真的只能用标准去评论安全吗?

骨架结构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批量的原因,可能使用少量的工装,此外,骨架结构车身的焊接方式主要是二氧化碳保护焊及氩弧焊,焊接容易变形,导致精度无法保证,焊接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漏焊的现象,车身整体开裂的情况层出不穷,所以一致性差是骨架结构最致命的缺陷。相比而言,冲压车身的冲压件精度靠模具保证、焊接质量靠夹具保证,不随工人的情绪波动而发生改变,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认为,仅仅只是靠技术标准去限定车身结构和艺术工艺,从一定程度上讲缺乏创新性,这种做法也很太片面了。车身结构从传统车来讲,几十年的技术研究探索,寻找出最适合客车车身的结构,如果说非得用技术标准来限定,这样太缺乏人性化和创新性。

哪种车身更适合市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同样长度的骨架结构车身比冲压结构车身重kg,同等条件下能量消耗会显著上升,不利于环保,加之客车轻量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是未来客车技术发展趋势,该新规将技术条件已经限定好,显著约束新材料、新技术在电动客车上的使用。

只能说骨架结构车身与冲结构车身各有长短,在9米以下车型冲压车型具有有无替代的优势,作为严谨的标准来规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太过片面化。冲压车型技术被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广泛使用,虽然该工艺初期投资过高,但其轻量化特点最为明显,这一优势有助于节能减排。故而,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觉得,到底哪种车身更适合市场,更有优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动客车是安全的。

电动汽车资源网曾发布一文《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中,雷洪钧雷博士有提到,《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动客车是安全的。

对于电动客车车身结构而言,我们不能说冲压件车身就是不安全的,也不能说骨架结构车身就是安全的,将车身结构限定在一定的标准内,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认为太死板了,任何技术都要进行创新,何况冲压件车身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并没有听说因为车身结构而导致出什么安全性的问题。

以下是《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各位看官自己心里先有点数。

关于征求《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加强电动客车行业管理,提高产品安全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司组织行业机构、重点企业等单位研究编制了《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年6月18日。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以书面(个人需署实名,单位需加盖公章,并留联系方式)形式进行反馈。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beie.com/jbsd/8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