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国道,从上海至日喀则。其中成都到拉萨段又名川藏线,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年10月“选美中国”专辑评为中国最美的观光大道。
写下这篇事后游记的标题,觉得挺有意思,正解为本人第一次走是年,第二次是年,相差18年;如果理解为年后再走,亦通。所以这个“18年”既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也可以为一个时间点,体现了中文的灵活性;如果用英文,就不会这么模棱两可,“triptoafter18years”or"triptoafter",截然不同。但文字上的灵活并没有带来思维上的创新,几乎所有科学上的理论创新和技术上的新方法、新手段都是外国人想出来的,这个倒很可惜。此情况使我想起一个观点:国人注重的是实用的科技,而不是基础的科学;中国人没有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本不擅长纯理论的学说。问题在于,科学是科技的基础,每个科技的重大发展,都是基础科学的突破带来的:电力工业起源于导体切割磁力线可以产生电动势这一物理现象;天线、雷达、无线网络信号传输基于麦氏方程、而麦氏方程又基于微积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归功于布尔代数等等。
扯远了,言归正传。本世纪初,国内开始流行网上驴友自组织去一些偏远绝色的地方,当时的稻城正是这样的地方。那天晚上,我们九个广州驴友聚在一起把线路行程大致确定下来,就在我们协商之际,影响深远的“”事件发生了。按照计划,我们各自前往成都,在成都租车沿国道一路游玩到稻城,并在稻城解散。由于本人同学遍布全国各地,找租车公司的任务自然落在我头上;多亏四川同窗小鱼儿,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问题。租了一辆11座的金杯面包车,记得是一天块,路油自付,另包司机食宿;这个价格让驴友团的CFOCoco大呼合算。大学老铁LiaoPier借出他新买的富士数码相机,带来此行的精彩照片,那时的数码相机可是个新鲜玩意。第二次走,是年7月,从成都经康定到塔公草原,一家人自驾游,手机便是相机。
年10月,出发。第一站是泸定。下面是“18勇士飞夺”的红色景点---大渡河上泸定桥;现在的泸定城区肯定不是这个样子。据说当年夺取泸定桥并没打什么仗,完全是宣传需要;而勇士之一的黄永胜,由于后来加入林彪集团,被除名了,这叫做“各领风骚数十载,城头变幻大王旗”。
刚到泸定时发现大渡河边的泸定宾馆环境和外表很不错,可惜价格更好,不是我们这群穷驴友可以负担的。第二天从泸定去康定,走老,过二郎山隧道,路上虽然比较难走,但胜在景色优美,让我们十分惊喜;年则是全程高速从成都花水湾到康定,没有经过泸定;时间上快了,然而感受远不如01年的美好。
康定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海拔,文化历史名城,在唐代属吐蕃,境内有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海拔。康定城建于康定河两岸,该河呼啸而过,将康定城一分为二;驻足河岸,巨大的轰鸣声令人惊叹。
01年秋的康定主城,海拔高,山上云雾缭绕。当年从国道拐进来时似乎到了一个小村庄,转过弯到了主街才有一点城镇的样子。
几乎同一位置,18年后之康定城,河水咆哮依旧,城建却已全非,很有城市味道;山上还多了几幅藏传佛教的大型佛像。
康定的温泉挺有名,01年泡了一次,卫生条件实在不敢恭维,19年就提不起兴趣。不过,木格措是不容错过的。
木格措,归属大贡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面海拔。01年去的时候还没有入口大门、不收门票,湖边有马帮兜客。
19年的木格措景区入口。
从同一处看,植被似乎没茂盛多少,天还是一如既往的蓝,水量可能也大了,游轮码头已在运营。
坐游轮到湖的那一头看这个高山湖泊,这地方01年可来不了。
既到康定,又怎能错过城旁的跑马山?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不是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吗?不错,正是下面的样子。
跑马山上看康定(01年)。
《康定情歌》原是流传于西康地区的汉族民歌;由吴文季在上世纪40年代整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从词意上看,男女对唱的方式比较地道。
宋祖英主唱,二周伴唱,周华健兼吉他手。在两位实力唱将面前,周杰伦是来做专业陪衬的吗?幸亏他还能弹弹钢琴。视频比起单纯听歌是双重感受,宋周之间眉目传情,颇合此曲之意。
单就唱功而言,汤灿并不比宋祖英差,她这个版本更畅情。两人都是湘妹子,与庙堂高层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她们年轻时都是大美女,以我在全国各地所见,湘妹子的平均颜值绝对是第一档的,不输江浙川渝;当然,如果抬杠地把具有西方人种特点的维族、塔族和俄罗斯族美女掺和进入,那相当于降维打击,没什么好说的。撇开其他,她们显然在唱功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不像现在很多网红、流量歌手,纯粹是包装出来的;这里CCAV起了很坏的作用,为追求效果允许假唱,其综艺节目几乎全是假唱大本营。继续沿着西行,回望身后剩下一角、01年的康定城,前面正式进入藏区。
在19年的行程中,出康定不久,有一不知名景点,高坡上的嘛呢堆及坡脚的白塔。
即使在19年,康定以西还是没高速。从嘛呢堆处极目远眺,可见九曲十八弯的。
道上的牦牛旁若无人、悠哉悠哉地走着,毫不理会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本是它们的地盘,我是牦牛我怕谁!
再往西,到了被誉为“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海拔约3。01年时我们一群驴友特意在此住了一晚。
登上住宿地旁的小山坡,黄昏下宁静的新都桥尽收眼底,可惜此景恐怕不再,有得必有失,经济发展了,原本的乡士味亦随之而去。
高原上的小花。
晨曦中的蜀山之王贡嘎山。
我们住的康巴第一藏庄,当时的网红“酒店”(设施简陋,难称酒店,现在的住宿条件好多了)。
19年的新都桥已成为一个比较繁华的小镇,与01年面目全非,没什么诗情画意,只有下面这个木雅白塔印象深刻,是我目前见过最气派的白塔。
新都桥之后,01年我们沿着赴稻城;19年由于时间关系,去的是附近的塔公草原。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上的一个雷达站,军事禁区,照片是偷拍的。站里官兵在国道旁设了一个茶水站,为来往的司机加水;现在像这样体现军民一家亲的活动应该不多了吧。
那天早上从新都桥出发,中午到雅江,下午到理塘;理塘海拔,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其实是个小县城)。理塘出来,离开改往南,就是去稻城的方向;之所以不称之为“去稻城的路”,因为在我看来根本就没有路,在茫茫草原上连道车痕都没有,到现在还很佩服司机小邱在如此恶劣环境之下,居然能始终让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过,在晚上到达稻城之前,估计其他驴友也和我一样心里十五十六的,担心是否走错路了,毕竟4、5个小时的车程仅碰到2、3辆车,一种独自在荒野夺命狂奔的感觉。
01年的时候,稻城尚算一块处女地,从稻城县城到亚丁景区非常难走。我们还在中间的日瓦乡住了一夜。由于路途颠簸,面包车轮胎及备胎都耗光了,只好中断合同,让司机小邱驾着辆破车回成都;听说小邱在回程途中盘缠用光,要急call同事赶往救援;事后回想真有点对不住他。日瓦乡在02年改名香格里拉镇,云南的中甸县又改名香格里拉县,这样的操作真的好吗?
在日瓦乡改租当地的越野车继续行程。下面是途中一个藏传佛教寺庙。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一睹稻城三神山之仙乃日的真颜。仙乃日海拔,三山中的北峰,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这张照片我很满意,层次分明,有前景--树木,中景--山边穿梭的道路,再衬托出主体--傲然耸立的神山;光线色彩也很配合。现在看着相片还能回想起当初那激动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图中的观世音一改民间慈眉善目的形象,端坐莲台冷眼注视着世间的一切,不发一言。
正如广东女老乡多多(藏名扎西拉姆)所写: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来个特写,是不是充满仪式感?从近来的网图看,现在仙乃日的积雪好像少多了;没有雪的仙乃日,还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吗?
进入亚丁核心景区,山坡上的幡旗。
稻城三神山之夏诺多吉,海拔,三山中的东峰,金刚手菩萨道场。
景区内的湖畔松箩,黄与绿相映生辉。
山里人家。
稻城秋天的俄初山,赏秋色的著名场所。
在路上。图中是临时租的越野车。这张图色彩佳,前景也好,但视野不大,没有上图的全局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稻城县城外、阳光照耀下的白塔。
山谷中的稻城。01年时稻城县城只有一条主街,政府机关、商业店铺几乎全在上面,现肯定今非昔比了。
进入县城大道旁的池塘,中午时分,水面如镜。
城外一景,修身养性好福地。
著名的桑堆红草地,现在是否风采依旧?
01年的那次旅行,稻城后我们经乡城直奔云南中甸,下大理、昆明回广州;当然,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回到19年,从新都桥转入省道往北,几十公里后到达塔公寺,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庙,海拔。
藏语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该寺在康巴藏民中地位尊崇。
塔公金顶,与塔公寺遥望相对,据说用80公斤黄金打造而成。
塔公草原一角。远处的冠状山体极具特色,国内同具奇特山体的景点有云南福贡的老姆登和甘南的郎木寺等。
从以上的照片看到,现在的手机拍摄效果已经比18年前的卡片数码相机好多了,主要是算法上的改进,如果再加上AI,能否突破感光元件和镜头尺寸上的先天不足超越专业单反?很期待,要知道人类视觉的感光元件--视网膜的成像面积也很小,镜头--眼球也不大,但肉眼所见却比相机照片厉害得多,尤其是在低亮度、高反差的环境下,而对焦速度、画面畸变等更不用提;这一切都归功于人脑的超级算法。
相隔18年的两次之旅,物不是、人亦非。成都至康定段已修成高速,没有昔日二郎山隧道附近这个令司机们闻风丧胆的鬼门关;康定西面的也比01年时宽敞了、现代了,那时1、2个小时才碰到一辆车,如今经常塞车。然而,重要的是,01年本人研究生毕业刚2年,处于对远方充满幻想的年纪,川西的美景与荒凉都对我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感到震撼;19年的我,多少有点波澜不惊,这纯属心境变化的结果。
人在特定的时期就应该干特定的事情。有些事,如果在适合的年纪错过,以后再也不会去做了;即使勉强做了,不过索然无味、聊胜于无而已。除非迫不得已,一直不认同大中学生打暑期工,原因就是:这不是他们那个年纪应该做的。他们应该趁年轻有冲劲到处走走,或者做他们觉得有趣的事;至于了解职场和赚钱,日后大概率会让他们做得很厌烦,还不得不做下去,何必一早就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