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们与大家相伴就快一年了,期间分享了百余篇关于咖啡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内容。近期,整理出几篇干货合集,包括咖啡百科、冲煮互动、ORIGOCoffee明星产品等,作为年度精华供大家收藏查阅。
目录
1.常识篇:认识咖啡
2.成分篇:知表知里
3.咖啡的命名
4.咖啡保鲜
5.精品咖啡解读
6.咖啡风尚标
7.咖啡烘焙指标
8.咖啡研磨
9.咖啡冲泡
10.金杯萃取
常识篇:认识咖啡
—种植—
全世界有将近80个产地种植超过个品种的咖啡,包括原生种、变种、混交培育种等;
—采摘—
高品质的咖啡需要咖啡农数次对咖啡植株进行手工选摘,只采收当季完全成熟的红色或者黄色果实;
—处理—
采摘下来的咖啡果需要立马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脱皮、去肉、除胶、发酵、晾干等诸多工序,方法包含传统日晒、水洗加工及蜜处理;
阅读全文
成分篇:知表知里
—多糖类—
生豆中含量最大的成分,占35%~45%。虽然也被称之为糖,但在此作为构成植物骨骼的纤维,是一点也不甜的。
—咖啡因—
咖啡因,在阿拉比卡种中占到0.9%~1.4%,在卡内弗拉种里通常占到2%,多的时候会超过3%。有特别强烈的苦味,是咖啡风味中苦味的来源之一。
阅读全文
咖啡的命名把握咖啡命名的规律,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较为常见。
以出产国或产地命名:安提瓜、微微特南果
以品种名命名:黄波旁、瑰夏、象豆、铁皮卡、新世界
以出口港命名:巴西圣多士、也门摩卡
以山岳命名:蓝山、乞力马扎罗、克拉尔山
以处理方式命名:NinetyPlus、猫屎咖啡、季风豆
阅读全文
咖啡保鲜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买回来的咖啡衰老得慢一点呢?这还要从咖啡的特性说起:1.咖啡中的芬芳化合物极具挥发性;
2.密封会适当减缓咖啡的氧化速度;
3.阳光的照射会加速咖啡的氧化;
4.咖啡具有吸潮、吸味特性......
阅读全文
精品咖啡解读
区别于商业咖啡,精品咖啡是指从种子到果子到挑选到烘焙再到萃取,每个环节都保证了较高质量的咖啡的定义。
首先是独特风土。
因为精品咖啡讲求不同的风土带来不同的咖啡风味,因而会特别强调咖啡豆的追溯性,精品咖啡豆的来源会精确到国家、产区、子产区、庄园甚至地块,而商业咖啡则往往通过拼配来达到一个中性、大众化的口味需要。
阅读全文
咖啡风尚标第三波咖啡浪潮:追求咖啡本源风味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精品咖啡,更加注重地域之味的不同表现,卸除调味糖衣,回归纯粹,不仅更能享受美味,也更加健康。
“慎选最适合的品种栽植于最有助于咖啡风味发展的海拔、气候与水土环境。谨慎水洗与日晒加工,精选无瑕疵的最高级生豆,运输过程零缺点。”这才是精品咖啡最初被写下时的定义。
阅读全文
咖啡烘焙指标随着烘焙的深入,生咖啡豆的颜色也由茶色变为黑色。用来表示咖啡豆烘焙程度的指标叫做“烘焙度”,一般用咖啡豆的颜色来区分。烘焙度与咖啡的风味有着紧密的联系,烘焙程度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无论哪种咖啡,只要烘焙度增加,酸味就会变弱,苦味就会增强。因此烘焙度也是判断咖啡味道的一个标准。阅读全文
咖啡研磨
自己在家里磨咖啡粉时,要尽可能避免微粉的出现。
理由之一是,同样重量的咖啡粉,颗粒越细,咖啡粉的表面积越大,冲出来的咖啡也就越浓;理由之二是,咖啡粉颗粒越细,过滤的时间就越长,会增加不必要的萃取时间;理由之三是,咖啡粉太细会导致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成分也被萃取出来,控制起来很难。
阅读全文
咖啡冲泡
咖啡的冲泡方法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通过控制和平衡烘焙豆中各种成分的萃取量来调制咖啡。
萃取时,以下因素会对咖啡的味道产生影响:
1.水温(和咖啡粉接触时的水温)
2.时间(水与咖啡粉的接触时间)
3.咖啡粉颗粒的大小
阅读全文
金杯萃取萃取率太高或太低,代表着冲泡咖啡所萃取的滋味物太多或太少,这样的做法都会影响咖啡的美味度,只有让萃取物在一定的区间内,咖啡才会顺口好喝。在一杯标准的纯咖啡中,有98%左右都是水,只有不足2%的比例是咖啡的滋味物,如果稀释的水量少,造成滋味太强,反而因为味道过头而难以入口,如果稀释的水量太多,使得滋味太薄弱,就失去了品味咖啡的乐趣。
金杯萃取准则:萃取率区间18%~22%,浓度区间1.15%~1.35%。阅读全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