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内部讲话丨王均金这是对我大哥王均瑶最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34.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王均金记者方臻子整理

年7月,温州苍南的王家三兄弟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抱团开创了均瑶事业。年后,均瑶集团将总部搬到上海,现已形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旗下4家A股上市公司,员工近2万人,规模列中国服务业强企业第位。在不断转型发展过程中,均瑶集团确立了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的经营战略。这也是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如今想得最多的事情。近日,在均瑶集团创业30周年的纪念日的座谈会上,王均金回顾了企业前30年的发展、展望了未来之路,也透露出他对锻造百年企业基业长青DNA的实践与思考。

胆大包天又最讲信用

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以信用立下了均瑶集团的基础。

坐在会议室里回顾这30周年,很轻松。但如果要详细回顾每一个节点、回顾经历的各个阶段,一路走来,摸爬滚打,都不容易。

均瑶集团的历程可以分三个阶段:年以前、年以后,以及未来。

第一阶段年之前。均豪(涌金君注:王均豪,均瑶集团总裁,是均瑶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开头讲了印饭菜票,那是包飞机以前我们赚的第一桶金。我们家里的老大,是大哥王均瑶(涌金君注:均瑶集团主要创始人,浙江商界的传奇人物,于年因病逝世)。

但为什么我们把包机作为第一次创业?因为那是改革的典范。当时,我们被媒体誉为“胆大包天”。均瑶集团的起点定在年7月28日,就是因为那是我们包机首航的日子。

年,我们开始做牛奶。当时我们承包了一个乳品厂的车间,因为灭菌方式不对,我们面临牛奶天天倒,沟里面都是牛奶的问题。我们边试边倒,不断优化调整。一路走来,牛奶产业有成功,也有不成功。

后来的一些项目,温州大楼、温州宾馆是别人手里接过来的项目,温州宾馆的装修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干的项目,也没有省下什么成本。温州宾馆,温州出租车业务,当时的盈利能力并不强。

后期盈利能力最强的,就是均瑶航空服务公司,前身是天龙包机公司。我们组织了很多条航线,培育了很多市场,积累了多年的包机业务,这是我们多年深耕航空业的基础。

当时,包得最多的一些航线,一天四个航班都被我们“垄断”了。不止是温州,外地像济南出发的很多航线也都是我们垄断的,当时的客座率要求超过80%、包回来。

包小飞机还好,亏得不多,长沙-温州航线是保证挣钱的。然而,包大飞机亏得一塌糊涂。上海-昆明航线的的机型,要求85%的客座率,把我们以前挣的都亏了。亏得最多是和上航、云南航空合作,每一家亏多万。

亏本的时候,我们没有回避,而是主动出击去谈判:先付一部分钱,还有一部分赚钱以后再还,没有一家是赖账的。就这样,我们在行业里立下了口碑。

为什么今天我要说这个故事?因为这是我们今天航空业务的“底盘基础”,包机时期和航空公司打交道,我们是最讲信用的。

当时包机业务,为我们打下了开拓航空市场的基础。面对有亏有赚的包机业务,我们也开始调整。我们现在的数字化经营,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有一套有系统、有数据、有量化的经营体系,那个时候其他的航空公司都没有,我们走在前列。

那时候和航空公司合作谈判,凭借数字化经营体系,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平均票价多少,航线情况怎么样,谁卖多了,谁卖少了,然后实施精准营销。包括做收益管理,我们自己掌控所有航班的座位,放什么价格,给什么折扣,这一套经验到今天还有用,只是系统升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市场经验、量化分析经验。这是我们航空起步的“底子”。

回顾这么多年,信用是第一。当时,我们和所有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打过交道了,人家也愿意和我们合作。“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以信用立下了均瑶集团的基础。

年底,我们到上海这个决策是对的。这是我们前董事长、我大哥的功劳。我大哥一直是有想法的人,他还想干杭州-上海磁悬浮,而且要做论证。他敢想,这个魄力他比我大多了。包括后来收购均瑶国际广场这栋大楼、无锡商业大厦的收购事务,也是源于他的战略眼光。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年,我大哥出现变故,正逢收购无锡商业大厦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差的钱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出现风险。我们开始梳理所有资产,幸好我们在康桥的置业是有价值的,收购均瑶国际广场这栋大楼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比较高的,最后我们还是应对得比较好。包括那个时候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收购,大厦集团对老大比较了解,对我不太了解,所以班子也是挺担心。在无锡商业大厦重组后,我们沟通了很多次,一路磨合,大家也就觉得王均金还行。总的来说,年以前,我们打下了家底,航空业让我们有做产业的基础,置业给我们留下资产的基础,收购无锡商业大厦是我们进入资本市场的基础。

百年老店的“加减法”

年,均瑶提出做“百年老店”。以此为重点,我们开始梳理可以成为百年老店的产业是什么?哪些可以去掉?哪些可以增加?

我本来是三兄弟中最稳健的,老大做事情,我要拉着他的,结果现在是我自己要往前冲了。

原来上海的牛奶市场,光明第一、我们均瑶牛奶第二。但当时,整个市场已经成为竞争红海,在上海直销,每年要补很多钱进去,账却收不回来。在整体厘清账款、引入进销存系统、盘摸清楚库存之后,我们发觉这种商业模式很难可持续发展,就忍痛砍掉了牛奶业务。

后续,我们相继砍掉了温州出租车业务,结束了与武汉东航的合作。

通过这些调整让,我们的主业更清晰:航空成为主业,均瑶乳业放弃直销转型经销制。

我们有做百年老店的逻辑,也是一直如此践行的。当时,我们在徐汇区教育局,每年捐赠30万元设立了优秀班主任奖励基金。教育局希望我们转制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和中学(涌金君注:现在,这两所学校被誉为上海最牛民办学校)。但我们尽调时发现,世外中学每年负债几百万,世外小学基本持平,内部讨论时大家都反对。

后来我说,年我们宣布均瑶品牌不变,社会责任不变,除了班主任奖教基金,我们还捐赠一千万支持杰出青年培训计划,转制世外需要补贴的费用权当捐赠了。所以,我们最后决定转制世外。一开始,我听说世外中小学的校长们比较担心,于是在会上讲了三句话:第一、做百年名校;第二、教职工待遇每年增长;第三、校长不用担心经费。

就这三句话,但是很管用。今天世外教育有这么庞大的内生动力,和这个有关系,和我们初心做公益有关。我们没有从教育盈利,学校结余也没有拿回来,而是持续投入。

从年到今天,我们教育的方向是清晰的,团队的凝聚力是有的,教育辐射是成功的,教育托管也是优秀的。包括世外幼儿园创办时,我的要求是:要办就办最好。世幼的团队压力也大,动力也大,到现在看来也是有成绩的。

教育要看国家需要,国家有需要我们继续干,国家不需要我们少干。我们也不作为盈利目标,而是以做公益的心态,其社会价值很大。

我们在完成无锡商业大厦的收购之后,定下做百年企业的使命。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把员工的问题都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把干部的问题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想做金融?

世界强榜单里的百年老店,排在前面的都是金融企业。我一看金融企业可以做百年,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搞金融。

怎么搞?没有搞过,就写报告。第一个报告就是成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年开始一直写、一直汇报,开两会时一直发言,陈述民营企业要民营金融来服务、民企最知道痛点等观点。

华瑞银行能成为第一批民营银行,就是因为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beie.com/jbsd/13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