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隆基股份入股森特股份并跻身第二大股东一事曾引发市场轰动,隆基意欲借助此番投资拓展BIPV业务。然而,就在隆基入股的第一年,森特股份却意外迎来业绩骤减,公司因此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3月30日晚间,森特股份就监管函给出了回复。
先来看事件背景,根据森特股份1月底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年年度实现净利润约为万元到万元,同比减少79.72%到86.30%;预计扣非净利润为万元到万元,同比减少81.78%到88.43%。
记者查阅了森特股份年三季报,去年前三季度,森特股份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万元、万元,两项指标降幅分别为39.03%和39.06%。对比全年预告的数据,森特股份去年四季度的亏损规模在-万元左右。
针对业绩骤减的原因,森特股份最初的解释是,受疫情持续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工程项目实施、结算进度延迟,应收账款账龄上升,本期按账龄法计提减值损失增加;同时,报告期内,忠旺集团、华晨金杯集团等个别客户发生流动性风险,出现商业承兑延期兑付和资金支付缓慢的情况。
针对第二项原因,森特股份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年末,涉及的相关客户商业承兑汇票、合同资产、应收账款等合计约1.61亿元。公司对支付困难的项目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存在减值迹象,需个别计提相应的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
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核心问题直指森特股份是否存在利用减值计提进行财务“大洗澡”或调节利润的情况。也就是说,交易所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