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帽河,流动着美丽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114/7751321.html

作者:施菲菲

纱帽河富有特色,一条不到米的小街却有多家店铺,而且几乎全部经营女性用品。电视剧《温州女人》中三位女主角创业故事的拍摄场景曾在纱帽河,于是老百姓又称这里为“女人街”,后来鹿城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纱帽河为“女人街”。

它又是一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宋时,名称“双桂坊”。传说,街内的“童子殿”里寄宿着贫穷的两兄弟,哥叫公辅,弟叫公彦,他们在殿内夜夜秉烛苦读,终于京都殿试时,同登进士榜首,邑人以“双桂并秀”为荣耀,将古坊取名为“双桂坊”。元代明代一直沿袭称之,清代时才改为“纱帽河”。有关小街的改名,民间传说版本多个,而巷内的水系呈乌纱帽的形状却是不争的事实。年城市建设时,这里的河池、河道全被填埋,于是,纱帽河不再名实相符。

居住在纱帽河已60多年的姜大妈带着笔者走街穿巷。她站在小街中段的大榕树下回忆小街的原貌:过去榕树下有一方长约40米、宽20米的河池,池的两旁各有河道,极像一顶乌纱帽。小河虽窄,两只小船相擦而过也不影响航行。东边的河与解放后巷的河相接,一直通到茶院寺的南塘河;西边的河直达小南门河。我的外婆家在上田梅宅,过去我们兄妹都是坐小船儿去看外婆。出家门,迈下一级一级石台阶,登上小木船,船公划桨,浆声伊呀,半个时辰就可到梅宅,很方便。夏天,榕树下台阶上坐满乘凉的街坊老少,男孩子们从榕树上、从石级上“扑通……扑通”跳入河池中游泳、戏水……

——回忆是江南水乡风光图,眼前却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女人街:极尽美事

女人街专营女人的“美丽”事业:美发、美容、美体、美甲,还有点缀女人的衣鞋、挎包、首饰、鲜花,婚纱等。商气、人气绝佳的女人街极尽女人的美事,成为女人们寄托美的梦幻的栖息地。闲暇时、节假日,这里人来人往,女人们三五成群,这家进那家出,来购买心仪的衣物或者去中意的店家梳理打扮。当她们花枝招展地步出小街,分散到城市的四面八方,坚硬的水泥丛林缀上一抹抹绚丽的色彩,增添一份份温情和一缕缕芬芳,我们的都市因风姿绰约的女人们而分外地美丽了。

女人街的崛起应该归功于那些点播美、创造美的女老板们,她们是一群精明、能干、充满朝气的巾帼英雄,“朵朵鲜”鲜花店的诸秀玲、“原野”鲜花店的林碟、“相亲相爱”服饰店的徐于兰等,而69号“笑莲美发店”的于小莲可算是女人街元老级的人物了。

“我的户籍本上是‘余小莲’,小时很爱笑,爸妈叫我‘笑莲’,我就把店名取为‘笑莲美发’,意思是要笑迎八方来客。”采访时,她如此解释人名与店名的一字之差。

小莲在纱帽河开店已有20多年了,回忆创业的经历,她说是“在漂泊中度日”,年刚开店时,店面只十几平方,摆了一张椅子,姐姐帮她一起打理,顾客多几个,站也没地方站。那时,她几乎是每天夜里都在做梦,梦见有一间能让顾客坐下来等的店堂。为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店面,在纱帽河来回搬了五六次。她说最欣慰的是现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宽敞的店堂。年6月,小莲以万元买下了69号的房产,“笑莲美发店”装潢一新后开始营业了。新开业的“笑莲美发店”有多平方米(有一部分店堂是租的),40多张椅子一字排开,顾客一拨拨进来,美发师们得心应手施展着他们的技能,给顾客洗发、美发。环顾店里陈列的一块块奖牌,看着店堂井井有条的管理,我们明白,在女人街起家、在女人街发展的余小莲,她的事业正如日中天。

小莲的最大心愿是能办连锁店,愿她的“笑莲美发”能“笑”遍鹿城。

叶小兰的风姿美容店曾经紧挨余小莲的美发店,她们一个美容一个美发,相互切蹉,相辅相成,共同经营着美丽女人的事业。

电视剧《温州女人》第11集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女主人公梅影在美容大赛中要上台领奖,给她颁奖的大赛评委就由叶小兰扮演,颁发的金杯道具,就用叶小兰在年广东国际艺术节美发美容大赛获得的晚宴妆冠军的奖杯。

剧组在纱帽河拍摄时,风姿美容院成了他们的“根据地”,“他们吃饭、休息都在我们店,许多场景都是我们‘风姿美容院’,我帮他们化妆,为他们做皮肤护理,那段时间营业受影响,钱确实赚少了,可我喜欢,这也是为我们‘风姿’做广告呀!”

“最艰难的是年刚创办时,我因为刚开店,对这个行业前景没把握,不敢辞退在工厂的那份工作,只得夜里去工厂做生活,白天到店里做美容,有时累得头晕眼睛发黑,这样苦苦坚持了三年,直到年,风姿美容店稍有起色,我才办停薪留职手续”

——在纱帽河28号风姿美容院,温婉美丽的叶小兰慢声细语叙述着她的创业经历、她的心愿,没有丝毫女老板的张扬傲慢。看她那双纤细的手,你会惊奇她是如何运筹这“纤纤十指”间流淌而出的大事业。

年,叶小兰买下纱帽河的两间店面,从此,她在自己钟爱的美容行业中策马扬鞭。“年至年,是我们‘风姿’的发展高潮,新娘要出嫁了,她们以能到‘女人街’美容店化妆为荣。遇上好日子,纱帽河满街都是穿婚纱的新娘,我们从凌晨3点多得起床做准备工作,有时一天做30来位新娘的化妆,忙得饭都端不起来吃一口。现在影楼搞套餐,来我们这里化妆的新娘少了,生意也清淡了许多”。

作为温州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叶小兰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十多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小葱葱;免费为下岗职工培训美容技术;为协会的公务奔忙。她说:“我的美容院不仅仅只是为赚钱的,更重要的是来感受乐趣的,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致富,我应该回报社会。”每当一些老顾客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过来请做护理时,小兰说她感受到的是被信任的愉悦。

纤弱的叶小兰,有着一副宽广的心胸,她的最大心愿是希望温州的美容事业能“推陈出新”,她说:我和我们这一批老会员很注重培养新人,协会里选先进、选标兵,我们都力荐年轻人,希望他们能超越我们,成为温州美容业的生力军。

大宅门:遭遇尴尬

纱帽河鳞次栉比的商铺间拥挤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大院落,它们仿佛古木上的千年纹理,显示的是穿越时空的质感之美,其中,54号朱宅门台最触人眼目。

朱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雄伟建筑,拱型青石大门台,拱券上方是“龙凤戏珠”、“鹤立青松”、“鹿衔梅花”的雕塑,门台两边各列希腊爱奥尼式大柱,立柱顶部底部都有涡卷装饰。朱宅内进是中式两层四合院,门厅、前廊地面全部由朱砂石英铺就,中厅则用灰底青绿花纹的地砖。岁月的侵蚀,人为的破坏,地面被挖掘得凌乱不堪,而尚存的色泽鲜红的石英、图案精美的地砖仍昭示着大屋当年的风华。

朱宅建于民国初年,由温州历史上“南北大街名店‘三大源’”之一的“朱钜源布店”老板朱鹤汀所建(另“二源”是“吴长源”油行,“益泰源”颜料店)。

朱鹤汀早年是摆布摊起家,到民国初年,开在南大街打锣桥口的“朱钜源”布店规模已经不小,据说,当年在温州可是与“金三益”相抗衡的名店。抗战时,在“实业救国”思潮下,朱老先生还在三官殿巷独资兴办“瓯江布厂”,在西山兴办“旸岙染织厂”等实业,朱家可算当年温州的巨富。

朱鹤汀先生曾孙、温七中退休教师朱庆桂回忆:纱帽河地处城市中心,紧挨温州历史上最繁华的两条商业街——五马街、南北大街,再说这里有树、有河、有井、有寺院,环境清幽,自然成了商贾达官们选择住宅的福地,所以吕文溪、许漱玉、吴百亨,还有我爷爷朱鹤汀过去都在这里安家建宅。我们朱钜源大屋过去引来多少人赞叹,建房材料全部是进口货。现在朱宅大院被割据得不成样子,有40多家住户,四周走马楼全是炉灶,道坦及后面的天井被隔成卫生间、厨房,地面被挖开建化粪池、埋排污管,一座建筑优秀的古民居就这样被遭塌得面目全非。

站在朱宅大门前数一数:西侧被破壁开了6间小店,正面被破壁开了8间小店,大门门庭内还有1间冷饮店、1间摄影店、1间裁缝店。

翻阅潘猛补先生编的《吕渭英集》,其中有多首提及“于园”的诗,这里的“于园”曾被温州文史部门列入“温州古时十大名园”,是民国时期温州名绅吕渭英(号文溪)故居内的私家花园。

吕宅于纱帽河44号,系三进古民居,采访时笔者听吕文溪曾孙吕祖武先生描述“于园”旧时盛况:吕家大宅后面的“于园”占地三亩,花园门呈花瓶形状,园的南边有八角亭,亭边墙壁上是书法名家的碑文,亭西有假山、芭蕉树及各种盆景,园中小径由五彩鹅卵石铺就,池塘边的栏杆则是汉白玉砌成,九曲桥一直通到藏书楼。园的北边是品字型花厅,花厅门窗镶进口五彩玻璃,花厅后是欧式三层楼。温州名中医徐堇侯是吕文溪的三女婿,过去徐医师夫妇曾经居住在这幢洋楼中,花厅与三层洋楼周围摆满兰花、各类品种应有尽有。吕文溪酷爱兰花,据悉他是绘兰名手,书画商出售吕文溪画的兰花时,以花朵计价,每朵花要14个银元。

现在44号成了一条通道,两边是各类店铺,通道尽头是一片废墟,“于园”的亭台轩榭、回廊假山、花草名木全部化为子虚乌有,吕宅大院只留下两边几间破败厢房,布满灰尘的雕花牛腿和残留的一堵花墙,在岁月流逝中显得如此黯淡而灰涩。

在纱帽河还有32号弄堂里的吴百亨故居、许漱玉老屋、22号“元生祥”绸布庄老板胡清如故居等,这些昔日让坊间百姓啧啧称道的豪宅大屋,如今都风华不再,商气围困中,它们的古韵古味正被一步步蚕食。

商业街:凸现古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千年的纱帽河风起云涌,沿街瞬间冒出各种各类与女人相关的商家店铺,美丽在到处流动,这里成为温州女人们购物的“天堂”。

可是千年古街,历经沧桑,民居陈旧,道路破损,其格调与繁华的商贸、精美的商品很不相称。年9月,遵照“整旧如旧”原则,纱帽河街区开始重新梳妆打扮。

如今焕然一新的女人街没有让人失望,她弥漫着古色古香,充满人文气息。漫步其间,只见沿街的店铺被改建成黛瓦灰砖、木格窗棂的江南古民居特色,统一的玻璃门面,在古韵中透露些许时尚。

小街的路面全由青石板铺成,街中心的榕树广场则是花岗岩地面。有多年树龄的古榕阴翳蔽日,硕大的树冠在蓝天中剪贴出一把婆娑多姿的巨伞,曲屈盘旋的树根有两米见方,根四周植满花草,一排排欧式街灯与路旁的绿树遥相对应,繁华的商业街被切割出如此一片清新之地,实是设计者的匠心。

古榕、街灯、砖墙、木窗组合的女人街释放的是优雅、清新。走进小街的女人们,会获取一份意外的恬淡、闲适。尘世的嚣喧、职场的疲惫在这块休憩地被驱除、消释,装扮一新又神闲气定的女人们,明天又将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职场、岗位上,风情万种,左右逢源。

在纱帽河社区,看到一本社区创建文明的资料,其中一组照片以对比的形式展示了改建前、改建中、改建后的纱帽河的不同。杨主任接受采访时说:纱帽河整修历时近一年,因为道路翻修,影响营业,店主们一次又一次来社区论理,态度好的提提要求,态度差的就高声吵闹,那段时间,我们实在是忙坏了,社区里每天围着一拨又一拔的人,又要张罗创建整修的事,又要做店主们的说服工作,声音都讲哑了,吃饭、喝茶没时间,连厕所都上不了。

曾读过某媒体的一篇报道——《他把床铺在办公室》,说的就是那段时间,杨主任脚踝骨折,为了不影响改建工作,他拄着杖上班,把床铺在办公室,一天24小时在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靓丽、清新的女人街背后可是修建者的汗水、社区干部的口水。

大雨滂沱,傍晚时分,女人街仍有购物淘宝、做美容的顾客光临。迎面来了两位手提大包小包操闽南口音的姑娘,一个穿黄色上衣,一个穿玫瑰色上衣。在16号“时尚卖场”有两个身材高挑的美女,正与店主讨价还价,听口音是北方人,她们说是来温州玩的,久闻温州女人街大名,就冒雨过来掏宝——温州的女人街名声可真不小,我们都市的这份美丽流传得真远——我由衷地庆幸!

注:此文写于年

编辑/策划:丁乙

来稿加

往期选读

同为校友,黄豆豆搭档谷好好,表演昆剧《借扇》

建国后温州二中首任校长、著名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沈炼之

原温师专党委书记吴佩之与他小儿子吴东峰(写遍将军第一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beie.com/jbqc/8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