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初中数学圈”一起学习
据《钱江晚报》报道,原定于3月10日举行的“华杯赛”决赛暂停。其记者获得一份文件显示,盖有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印章的通知指出,2月28日召开的组委会扩大会议决定:“华杯赛”组委会将向教育部呈报申请进行重新核准。在重新核准前,决赛活动暂缓举行。
▲“华杯赛”决赛暂停。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创办于年的“华杯赛”,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举办至23届。关于其影响力,数据能说明问题:全国有近个城市,多万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比赛。“华杯赛”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抢跑教育”逐渐成型,这种大众参与度,成了奥赛狂热的缩影。
决赛在即,“华杯赛”突然暂停,但这并非无迹可寻。在此之前的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矛头剑指校外培训机构,旨在通过专项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显然,奥数已很难再成为各级考试中的加分项目。当奥数脱离了应试教育,孩子还有学习奥数的必要吗?
奥数到底能否帮孩子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是一个人看待,思考客观存在的角度和方式。虽然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但是在有思维参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和提炼。如何开发思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那么,一个普通孩子在奥数学习过程中能否训练出一些逻辑、创造思维能力?
作者:慕容飞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其实问了两个不同的问题。
1、奥数中学到的思维方式可以不可以被应用到其它科目或日常生活中?这在学习理论中叫“迁移”。
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据我所知,这是很好的期望,但是不容易实现。
2、奥数学习对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否有益?
早期的数学和阅读学习对儿童的心智发展有促进作用,这已经是非常肯定的结论。当然,奥数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所以结论不能随便推广。我的判断是,如果参与的儿童能够乐在其中,那就不妨一试;如果学习奥数造成了困扰,还不如不去,以免没学到任何东西的同时还打击了自信。
但是,只讨论这两个问题是脱离实际的。之所以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上奥数,还有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由于城市化,假期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是不安全的也不合宜的。特别是现代,把孩子扔在家里,孩子可能会整天看电视或者上网、打游戏等等,对孩子也不好。而家长由于工作也没办法去照顾,因此家长们普遍选择了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培训班。教育是一方面,附带的看管功能其实也很关键。而孩子天天上同一个培训班也会厌倦,因此家长就会奥数英语等等各种辅导班搭配来让孩子度过假期。
考虑到这些现实的因素,只要奥数没有对孩子造成困扰,就不必反对。当然家长也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辅导班,找到孩子喜爱的有益的辅导项目。
作者:薄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太清楚如今的奥数培训都是什么情况,看大家说得很扭曲的样子……
在80年代生人、小学三年级开始接收奥数培训一直到高三出国前夕的某只来看——
1.奥数应该属于小小众的科目么?
应该。任何非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课业,都不应该是普适的,而是「课外特长」「进阶教育」,应根据学生个人特性加以选择并施教。
2.中小学生学习奥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帮助么?
以我个人情况而言,首先,学习奥数确实对我的数学学习有积极影响。
如前所述,我自己整整学了9年奥数,从每周两次的校内培训到一周一次的市内培训,从假期集训到学期培训,从校内竞赛到全国竞赛,都经历过,大考加分也拿过。虽然成绩普普(最好不过全国三等奖而已),但是从小学时代起,我最拿手也最热爱的科目就是数学,普通数学考试对我而言基本没有难度,并在无意间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平时数学课从来不听讲,而是研究自己的题目,值得感激的是从小学到高中,我所遇到的数学老师在这方面对我都很包容,并未因此而苛责过我),看到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我会精神亢奋双眼发亮(当年对同学戏称其为「致命吸引力」XD)。但这些学习对我的「思维发展」是否有帮助?我没有深思过,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譬如当时周围的老师们普遍认为,数学好的学生通常物理也不会差,可事实上在高中时期,物理却是我的理科科目中最弱的一门。但是奥数只问最终结果不问解题过程的特点,的确为我养成了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以及不断发掘「更优解」的习惯。对于一些问题,我也偏好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譬如大部分逻辑推理问题,若用集合的概念去理解,就会变得非常简单直观)。解奥数题对我来说,就像一种有趣的寻宝游戏,要在寥寥数字的题目中发现隐藏的「机关」与「秘道」,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往宝藏之路。
3.奥数中的思维可以经过一定的变化运用到其他科目或者生活中么?
个人观点是,任何学科,除了极少数天才,没有基础水平以上相当程度的掌握、积累,都难以形成系统性的且可应用于其他领域或生活层面的「思维」,这是非常高阶的要求。譬如初级的建模、图论在(当年的)高中奥数已是最高阶的内容,但在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才不过迈出浅浅的第一步。如果以「思维的外延运用」作为判断教育价值的标准,不要说奥数,就是义务教育中的所有科目(甚至是大学教育),能达成者也不过是金字塔尖的少数(义务教育=/=通识教育)。
事实上,我认为,认为奥数需要提供某些实用性思维的言论,就跟日常有人说「学三角函数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类似,都是一种过于功利性的「知识有用论」。奥数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于激发少年儿童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甚至从中体会到数学之美,培养这思维那逻辑的倒在其次。
起码,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无法理解,为何会有人对数学课数学考试各种头大哀怨痛恨暴走,明明就是如此有爱的科目~仅凭这一点,我认为我那9年的奥数就没有白上。
4.我的观点:不被针对的,就不能被结果。
换个角度来想,不被针对的,同样也不会被束缚、被制约、被功利化。
说到底,奥数本身无罪。关键在于有没有用恰当的方式,教给合适的学生。
▼
往期精选
孩子,不读书,别人开玩笑你都听不懂!扎的是你的心吗
豪门贵子那么拼,寒门却富养出败家子......一针见血!
最全初中数学思维导图,7张图扫清初中三年知识点!
同学们,别再做没用的题海战术了
干货
初中数学辅助线经典做法汇总,掌握套路做几何终结者
▼
▼
数学君赞赏